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注入源头活水

2022-12-05 18:3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注入源头活水》,欢迎阅读!
源头活水,课外,注入,语文,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植丽萍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2

要: 文章提出,教师应俯下身来贴近初中生的鲜活生活,让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扎根于学生生活;潜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文化品位在课外作业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外作业 扎根生活 语文素养 文化品位

要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教师固然要杜绝布置课外作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避免针对性不强的整齐划一的作业,避免题海战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注入源头活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很可能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也会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不仅会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会让学生抵触语文课外作业,逐渐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畏惧感。

一、俯下身来贴近初中生的鲜活生活,让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扎根于学生的生活。 现在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对课外作业的优化配置、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技巧缺乏深入研究。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下,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盲目加大课外作业量,在练习题型和内容上,牢牢瞄准中考中考考什么,就让学生在课外配套练什么。且部分语文教师把课外作业的功能狭隘地定位为对教材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完全忽视初中生的鲜活生活。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和工具。但教学并不只是教学科知识,而是应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以个人意义。的确,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固然应该注重渗透跨学科知识和整合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达到水涨船高效果,但更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直面学生的鲜活生活,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联系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世界是广阔的、鲜活的、充满蓬勃生机的,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习惯于用自身的眼光看待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每一件事,甚至觉得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样可笑。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将教材或自己的生活作为布置语文课外作业的依据,而应俯下身来,了解初中生感兴趣的书刊、影视、流行音乐、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家庭生活等,将这些鲜活的内容纳入语文课外作业。俯下身来贴近初中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布置并重视抒意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周记、随笔的良好习惯,写出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笔者在与学生一同学习《苏州园林》时,了解到班上大多数学生是苏州本地人,而且非常熟悉苏州的博物馆、园林、山塘街、平江路、天平山、穹窿山等处,于是布置了一个较为开放的课外作业:任选一个苏州景点,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随笔或导游词;可以采用用说明文的形式。针对非苏州本地学生,期待就其最熟悉的或最思念的家乡名胜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随笔导游词;也可以完成同本地同学一样的作业。总之,我们应俯下身来从初中生的视角观察生活,让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生活。

二、潜心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让文化品位在课外作业中得以提升。

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是机械重复的抄写、背诵、默写,导致学生私下怨声载道。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是阅读量少,识字量、词汇量少,错别字、病句多,知识面窄,文化积淀太薄,等等。缺少阅读,尤其是缺少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无疑是釜底抽薪,会使语文学成为无源之水,不利于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语感培养,不利于高尚情操的熏陶,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植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犹太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的智慧源自读书,源自全民族共同读书的自觉性与延续性。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常说: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语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读课外书应该是最重要的家庭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或一个板块,笔者都会查阅和研究相关资料,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本,进行经典研读或拓展式主题阅读,以此作为最重要的课外作业。如果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达到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将来成名立家自然水到渠成。

笔者提倡师生共读,让书香四溢成为师生提升文化品味的共同需要。在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没有形成之前,读书对他们而言往往是一项枯燥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学生对教师有崇敬和模仿心理,在校的课外时间,如果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带领学生阅读时,自己也拿起课外书来读,或者与学生共读一本书,那么既有利于师生增进情感,又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从而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生都能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实现师生的文化品位的提升。笔者在师生共读过程中,重点推荐了批注阅读法,一种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品读文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方法。

笔者也提倡亲子阅读,提倡设立家庭亲子阅读移动百宝箱等。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当今,很多家长受过高等教育或有阅读习惯,而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如果家长竭尽全力为家庭营造温馨宁静的阅读氛围,让书香弥漫家庭的角角落落,并成为子女阅读的领路人或陪伴者,那么亲子阅读既能融洽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又能促使孩子和家长在阅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大大提升家庭的文化品位。笔者提倡学生家中订阅各种书报等,设立的家庭亲子阅读移动百宝箱在学生家庭之间漂流;定期完成亲子读书手抄报,举办亲子朗诵比赛、亲子阅读沙龙等。

语文学习讲究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优化的课外作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有效课堂内容的综合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方法与收获的感悟体验等,只有在教师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地内化为个人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刘守旗.教育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28307a3169a4517723a3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