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韵留声,以诵读育人

2022-09-28 07: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古韵留声,以诵读育人》,欢迎阅读!
古韵,诵读,育人

让古韵留声,以诵读育人

作者:杨丽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08

摘要:古诗词是华夏民族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宝珠,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如何坚守古诗词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古诗词诵读这个角度,试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项艺术性的实践课题。笔者认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古诗词诵读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一、以教材为基础,有效激发儿童的诵读情趣

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编入语文教材中的诗文,都是极经典的作品。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而且内涵丰富,情趣十足,意蕴深刻,是教材中最为耀眼的文字。如《咏鹅》《池上》《小儿垂钓》等描写童真童趣的,《小池》《敕勒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描绘自然风光的,《悯农》等劝学向善的,《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慨叹别情的,《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思亲感恩的,《题西林壁》《观书有感》《游园不值》等蕴含深刻哲理的,《示儿》《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等表达爱国情怀的......这些都是历经淘洗和沉淀的精品,蕴藏有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必需品和滋补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的优质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资源为基础,组织并引导儿童在诵读中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整体感知,在感知中培养语感,在语感中获取熏陶,对诗词熟读成诵。通过通过自读、对读、群读、研读和赛读等方式,激发儿童的诵读情趣,逐步增强其对古诗词的喜爱。 二、内外互动,逐步深化儿童的诵读意志

这里所说的内外互动,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文本阅读(又叫群文共读)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叶圣陶的语文例子论语文基础教材中编入的古诗词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长河中的一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内学外用、内外互动、学用结合的指导思想,组织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其他題材相同、表现手法相近、情感表达类似的古诗词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扩充的诵读方法,更好地获取比较完整、相对丰富的诗词文化和艺术感知,进而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古诗词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逐步深化儿童诵读的情感和意志。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本着同一题材的导入策略,引入了其他的咏柳诗,有杜牧的绝句、罗隐的《柳》等。通过内外互动式


的诵读与欣赏,让孩子们知道柳还有心事重重”“送别等意象,从而在类比诵读中深化了对诗词的理解。

三、以科技为支撑,全面引发儿童的诵读活力

吟诵古诗词就好像练习唱歌一样。起初,小学生不会也不可能掌握较高水平的吟诵技巧,所以须要从模仿开始。而在这一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往往先简要地解读吟诵的基本规律,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等,接着带领小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客观地说,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高年级小学生尚且大有难度,更别说那些中低学段的儿童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适量地进行范读或引读外,还需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特点和优势功能,为小学生提供学习经典诵读的优质平台和范本,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可播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诗歌吟诵录音,让大家仔细体会诗中每个词语和句子是如何诵读的。在认真听赏数遍后,让孩子们小声地跟着录音一起吟诵,跟上诵读节奏,模仿吟诵语气,体会吟诵技巧。 四、以评赛为契机,不断放大诵读效应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不仅如此,他们天生还具有不甘落后、争强好胜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迎合并充分把握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组织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诵读评比活动,以赛激趣。这有利于放大诵读效应。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就新学古诗词内容,让学生通过个体诵读、同桌对读、小组互读、开火车读等形式,相互之间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取得良好的诵读和学习效果。再如,在学习并积累了一段时期以后,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评选出最美诵读”“最佳诵读小组等。值得强调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推动诵读活动的进行、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在自愿组合+教师指定的原则下,可把班级学生分为 多人小组”;在诵读评比或竞赛中,注重把个人评比小组评比相结合,把教师评学与小学生的自我评比、相互评比相结合,从而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中逐步取得教学成果。

总之,古诗词诵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根,而语感的培养与形成,依赖于情感与艺术和谐相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古诗词诵读和学习,把儿童引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君霞、李冰倩《浅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一点核心素养》,《新课程(中)》2019年第5期。

[2] 卢丽霞、楚诗韵《古韵留声浅谈小学语文利用吟唱开展古诗词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1期。


[3] 黄碧茹、季晓红《体味诗趣,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上)》2019年第5期。

(本文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学会诗词进校园课题的子课题《在古诗词创作与诵读教学中培养师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856aa5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