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引入与实践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论.doc

2023-03-14 08:2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矫正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引入与实践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论.doc》,欢迎阅读!
矫正,服刑,思想政治,引入,实践



矫正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引入与实践

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 屮,出现了一•批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学 术精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作出了较大贡献,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 学者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來。由薛惠I■専士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5月出版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特点rfl 理论研究为主逐步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服刑人员这一社会特 定群体作为研究切入点,以思想矫正作为逻辑主线,通过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原 理的梳理以及实践过程的分析,阐释了思想矫止在服刑人员群体屮的运用原理、 方法、过程和效果等。阅读全书,呈现出以下儿个特点。

第一,试图在研究视域上进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意义在 于,一方面,通过不断夯实基础理论以打牢学科根基;另一方面,将研究者的学 术想象力和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來,从而在研究视域上不断拓展,构建体系较为 完整、内容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研究视域的拓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既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学术功底,也需要研究者具备较敏锐的社会观察 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较为敏锐地注意到了服刑人员这一社会群体应该成为 思想政治教育究的切入点,思想矫正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以 往,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止展开研究还见Z不多,但服刑 人员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态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力争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更新。研究方法的自足性和特定性也是思想政 教育研究不断得到构建和夯实的重要基础,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得到进一步 的加强和发展,也应该在研究方法上不断更新。可以看到,作者在服刑人员思想 矫正这一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这符合思想政 教育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一个成熟的学科绝不是固步自封的学科,而是 在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理论和知识的 总和。就该书來说,作者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置于思想 政治教育学术熔炉中进行提炼,是力争在总体研究方法上努力更新的体现。在具 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该书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较为充分的定性分析,按照从 “犯人”到“服刑人员”的演变历史和从“改造”到“矫正”的变迁过程,进行 概念的界定和阐发。同时,还釆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 历史流变以及国外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历史变迁作为基本线索,在借鉴、传承和批 判的基础上,得出服刑人员思想矫止的相应结论。另外,该书体现出了系统分析 方法的印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论是思想娇正工作者述是服刑人员, 其文化程度、认知状况在不断提升和进步,加之人权观念的兴起和认同,“一朝 罪犯,终生罪犯”的刻板效应正在逐步消除,这显示出服刑人员在社会屮的被包 容度逐渐壇强。本书正是立足于社会情势变更而展开较为系统和综合的分析,注 重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大变迁中,进行动态平衡和貝体考量性的研 究。




第三,在理论框架的设计及内容结构上,作者注重由点及面,层层递进。该 以思想侨正为逻辑主线,分析了服刑人员概念的演变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渊源 流变及主要理论依据,在概念演变的论述和理论依据的阐述中,交代了服刑人员 概念和思想矫正二者的立论基础不仅仅在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屮国古代传 统人学分析,也有近现代西方若干重要理论的借鉴,这符合“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的发展规律和以中国实践国情作为理论结合的出发点。目前,对服刑人员的 学术关注尚未成为重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来讲,学术关注不应该只集屮 在焦点和热点,这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联系个体、服务社会的本真情怀。基于此, 作者探讨了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用统筹兼顾和平衡各方的 学术情怀,将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价值联系,提升了 服刑人员思想矫止的价值旨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在面对社会的现实 关切过程屮,能及时作岀回应和冇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方能体现出它不仅具 有意识形态建设之功,也有面向社会基层群众的现实之效。从这个角度来说,该 书研析了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具体过程,较为明晰地指明了服刑 人员思想矫正在应用过程中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影响服刑人员思想 矫止可能存在的主客观因素,从思想矫止工作者及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心理素 质、道徳水平、认知状况等主观因素以及从社会观念、矫正环境、侨正制度等客 观因素的深入分析,进而为论著服刑人员思想侨正“从主休到客休、从形式到内 容、从监区到社区、从观念到制度”多位一体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之完善路径提 供了问题指向。

当然,该书也存在值得完善Z处,例如,作者在研究屮进行了一定的实证分 析,但是从文本屮展示出来的实证分析材料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单一化;在研究 对象类型化方面,还显得精细度不高,没有完全发掘出各类别的服刑人员的口身 特点和不同矫正策略;在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开展不足成因的分析上,触角没 有深入到监狱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体制上,因此在对策的发掘上还欠缺更加深入的 解析。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像作者这样的年轻学者,一定能够将对思想政 教育所抱持的学术研究热情辅之以持之以恒的学术态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的不断发展增添新的元素和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db73c4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