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家 怀揣真诚 走向远方

2022-09-15 16:0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鉴赏家 怀揣真诚 走向远方》,欢迎阅读!
鉴赏家,怀揣,远方,真诚,走向

鉴赏家 怀揣真诚 走向远方

作者:杨皓

来源:《检察风云》 2017年第21



2017927日下午130分,由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多单位联合支持协办的“玄远·无终之踪——陈宁、曹晓明、戴际凡、林海萍、张恢联展”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松涛路666号)开幕。

此次“玄远·无终之踪”主题画展展期从2017927日至20171010日,现场展出了五位风格各异但又对艺术有相同追求的画家之作品。无论是陈宁作品的明暗对比、曹晓明作品的水墨写意、戴际凡作品的抽象恣情、林海萍作品的意境之美以及张恢作品的妖娆婀娜,无不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绘画的坚持与挚爱。也只有在这样的坚持与挚爱之下,才能逐渐找到

真正属于自己的画风。正如参展画家之一戴际凡现场所言:时间是考量艺术家最好的一把钥匙。

展览开幕前夕,各位嘉宾就此次“玄远·无终之踪——陈宁、曹晓明、戴际凡、林海萍、张恢联展”开了学术研讨,会议由策展人周兵先生主持召开,并与嘉宾就此次“玄远·无终之踪”的展览主题和此次参展的画家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于画展主题“玄远·无终之踪”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刘曼文表示,艺术需要我们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艺术如果只图迎合时代、一时流行非但不能长久,真正的艺术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即便时代不认可也会在后世发光发亮。

真正的绘画艺术家犹如无声盘旋苍天的雄鹰,不问由来的在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艺术史的长空中自由翱翔。他们知道,“不管历史在哪里隐避,不管社会在哪里转折,不管现实在哪里凝练,唯有搏击才是继续强盛的选择。因为人类的绘画艺术旅程还远未结束,起点绝非终点,终点还是起点,无终之踪将极目远方。在人类绘画艺术这条漫漫长路上,行者无边,思者无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玄远·无终之踪”主题画展的五位参展画家,都是曾经求学于上海工艺美校的学生,可以说他们的艺术理想是在上海工艺美校萌芽、生长的。此次“玄远·无终之踪”,既是他们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种回归与聚合,更是对传统上海工艺美校艺术追求之呼唤与传承。

从前,上海工艺美校学子对于艺术的追求,可以说一度成为一种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在上海工艺美校的众多毕业生中,仍然不乏如五位参展画家一样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者,此次展览一来是艺术家的表达与呼唤,二来更是希望上海工艺美校真正把这个概念续写起来,重拾艺术之本。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蓓华置评道,“这五位画家在毕业后坚持画画四十年,始终不变,我对这样的精神非常感动。这个展览全部且唯一的想表达的,仅仅是他们对于绘画的热爱。”

画家简介

陈宁/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曹晓明/跟随父亲著名画家曹用平学习中国传统绘画。1979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师从缪鹏飞、余友涵,后师从程十发大师,并成为入室弟子。


戴际凡/1979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师从缪鹏飞、余友涵。上世纪80年代赴新西兰、日本发展,90年代后期回国定居。

林海萍/1974年至1977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现任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恢/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家沙龙成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受到林风眠艺术的熏陶,擅长中国画人物画。

编辑:沈海晨mapwowo@163.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6f7112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