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知识简述

2023-04-01 14: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散文知识简述》,欢迎阅读!
古代散文,简述,知识



古代散文知识简述 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1)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骈文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六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影响内容的表达,唐韩柳提倡古文运动,骈文渐衰。教材选有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3)原原是推究本义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等。

4)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种错误论点,或辩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等。

5)说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云:“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所学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马说》《师说》《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黄生借书说》等。 6)论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韵术》云:“论者,议也。《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日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每篇后面的太史公日„„。二日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7)奏议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日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日章,以谢恩;二日奏,以按劾;三日表,以陈情;四日议,以执议。”奏议包括疏、表、对策等分支。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②“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③“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8)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的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等,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教材中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9)赠序 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0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11)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灵时所诵读的文章谓之祭文,其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祭祀死者的祭文的内容主要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12杂记 杂记主要指山川、景物、人事杂记和笔记文。 ①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指描写山川、


景物和人事的文章,《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等。 ②笔记文,即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章,诸如历史掌故、遗文轶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都属于其中的一类,如《世说新语》《梦溪笔谈》等。 13)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诧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记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14)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 更多散文 资料发人们的想象,便于接受和转化。选人教材的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15)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它内容上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问故事常有神话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16)寓言 寓言即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简洁锋利。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例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等。 17)传说 传说是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幻想成分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物貌的故事。如英雄人物的传说、西湖的传说、黄鹤楼的传说。有的是以特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大都是颂扬、赞美性的,以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自然景物的传说,则近于优美的叙事散文。 18)传奇 传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而得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还魂记》,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等。 19)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②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要线索,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南宋袁枚的《通鉴纪事本末》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战国策》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通史》 ⑥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a4e308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