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2022-03-24 04:05: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欢迎阅读!
阅读理解,小学生,语文,有效,能力

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说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延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其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方面普遍存在下列问题:①.阅读兴趣不阅读动机不明确课外阅读缺乏针对性与课本教学计划契合度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监督。这些问题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带来了巨大阻力。

二、小学语文课文阅读的作用

对小学生而言,对书本外的知识广泛涉猎会对学生带来诸多益处,具体一下几个方面。

1.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不同于上课用的教材,国内有很多小学语文课外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差异性需求,因而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考资料,还能够加深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对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呢知识和语文规律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有利。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可以提高人的作文能力和想象力。很多老师和家长片面的理解课文阅读的作用。认为只有对提高人的作文能力和考试成绩有直接的作用的书材质的一读,除此之外,全是闲书。家长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多是 作文大全”“试题库好词佳句之类的。希望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丹我们很大家长都忽略了一点,课外阅读很重要,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巨大的作用。而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完成赶时生活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三、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1.梳理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数学学科一样,语文学习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要领,这就是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但语文课文的学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前后文联系紧密,这一点与数学又有所区别,数学应用题的题目有时一大段的文字,但其实关键的字眼只是那么几个。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如记叙文,要重点抓住三要素: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如小说,要重点掌握故事的情节发展,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到结局,都是需要认真剖析的,这样才能把握人物的情感。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容易划分文章结构,标明段落,归纳总结段意,不偏离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所揭示的道理。当然,小学生思想幼稚,老师可以将文章透露的东西概括为通俗易懂的话,方便学生理解。

例如:历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奇迹》,从标题很难看出什么,要通过快速


阅读全文,才能知道题目跟内容有什么关系,以及这篇短文讲了什么。全文一共5个自然段,一二自然段为一个层意:雨果心脏病发作,人们惋惜。三四自然段为一个层意:雨果积极锻炼身体,战胜病魔取得成功。第五自然段为一个层意:奇迹来自于运动。概括起来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作家雨果才华横溢,却在崭露头角时心脏病发作,人们不由惋惜,但是雨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身体最终战胜病魔的故事。最后一段奇迹怎么来的呢?生命在于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点明题目,是文章的中心句,告诉学生的道理是:奇迹就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最终战胜困难。同时也说明了病魔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运动,不消极对待,最终就能战胜病魔。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个性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反之,将会影响终身,带来消极作用。老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的阅读习惯包括:1、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日积月累,阅读成习惯,知识也增加了,阅读能力也增强了。2、保持认真的阅读态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认识的字自觉查阅字典,圈、点、批、划的批注习惯,完成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记录自己的观点。3、广泛阅读,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等各方面的书本都读一些,而不是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本,多方向、多层次的阅读,增加阅读层面。

这是一方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老师滔滔不绝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老师应适当减少对学生的约束管制,让学生主动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强化个性阅读。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不一致,有的学生阅读速度快,对课文的阅读能力也强;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慢,对课文的阅读能力也不强。发展个性阅读可以改善这一情况,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全文,直到读懂理解了为止。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增强,学生也可以把握好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于新的知识点,老师应该充分考虑步调慢的学生,不可一笔带过,要让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的,强化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如何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个性阅读,这是关键的一步,有助于学生下面的学习。紧接着老师带着学生梳理思路,划分文章结构,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最后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树波?,《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东方教育 20147

2】余成龙,《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研版)》 2015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47e8ba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