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让优质提问伴随于课堂

2022-12-27 02: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读书随笔让优质提问伴随于课堂》,欢迎阅读!
提问,课堂,伴随,随笔,优质

教师读书随笔让优质提问伴随于课堂

教师读书随笔让优质提问伴随于课堂

在我的记忆中,我觉得:提问是老师上课的法宝,老师常用它来检测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一些知识的掌握。记得上初三时,我的政治老师贾金治每节课上设计3-5个问题会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考点全涵盖进去。一节课下来,我会在这几个问题的引领下标画出答案,并且在三个回合中记住这些要点。这三个回合是:1.老师提问---学生读文圈画答案;2.学生回答,老师针对要点剖析;3.临近下课,老师提示要点,带领学生复述简要内容。我很喜欢这种围绕核心问题的三个回合策略。因为像我这样不大勤奋,不愿牺牲课余时间去读背知识点的人,只要保证课堂时间集中注意力,完全能当堂掌握这些考点,应付考试一定没问题。所以,那时,我是贾老师的得意门生。许多同学说我聪明,当堂就能记住考点。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不然,我觉得这种高效应归功于贾老师,我很赞赏他能够扣住考点设计问题达到课堂的高效。

后来,我也成了一名老师。自认为在问题的设计上做的还不错,至少能紧扣主要内容、能直击重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自身教学

经验的积累,我的课堂提问不再停留于知识记忆、理解层面了,开始关注关注文本与生活的链接。但是,直到今天,读完这本《优质提问教学法》我才又一次叩问自己:有多少学生能够参与到我的问题中来?有多少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让问题成为一个讨论的导火索……关于提问的好多问题,书中都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证。我很幸运看到了这些,以下是我梳理出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现象和启示:

1 / 3




1.教师提很多的问题。本意甚好的教师在一节55分钟的课堂中,大概会提出50个问题。(P9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的研究表明,教师每分钟问1-4个问题。在1971年出版的关于提问行为的研究综述中,高尔发现教师通常每分钟会1-3个问题P11)。

启示: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提前计划

好要问的问题,并保证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相关度强并能促进思考。经过认真准备并精心选择的少量问题比提出很多的问题更可取。

2.大部分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有关事实、回忆或者知识的,处在比较低的认知水平上。雷德菲尔德和鲁索发现,高水平提问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改善。 启示: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计划和提出问题,使孩子们参与到高水平的思考中。题仅仅基于有限的文本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联系相关的知识、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的生活,突出问题的应用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成为伴随终生的一件事情。

3.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所有问题的回答中来。教师经常会叫一些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群体往往比较固定。

启示:我们应该运用一些策略来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我认为咱们现在的叫组叫号发言

就很好。期待孩子们的发言,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参与是重要的。

4.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在叫学生回答之前,等待的时间不足一秒钟。在学生做出回答之后,教师在开口说话之前往往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27b1d6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