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饮酒赏析

2024-01-15 05:0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欢迎阅读!
陶渊明,赏析,饮酒

陶渊明的饮酒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赏析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创作《饮酒十二首》诗中的第五首诗。这首诗是陶渊明在隐居田园之后著作的,主要体现隐居田园生活的乐趣,为大家分《饮酒·其五》赏析,欢迎借鉴!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前四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写照。处在现实喧闹的人世中,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诗人却能做到不受尘俗的纷扰。只要自己在思想上远离那些官场同僚的车马喧嚣,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不与他们多纠缠。在前四句中,诗人首先用“车马喧”描述了现实官场中尔虞我诈、奔走谄媚的丑态,透露了生活在这样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因为作者在前两句表达出生活在喧嚣尘世却没有声色噪音的纷扰,对于这点读者必然感到疑惑不解,因而紧接着诗人便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告诉人们在这样一个同流合污的门第社会,要想拥有一片纯净的世界,就要做到尽量远离,不仅是身体的远离,而且是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的慰藉以及生活的乐趣。就最后一句来看,“心远”“地自偏”两个词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要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再次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浑浊官场的愿望。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本站刊载大量经济论文格式,管理职称论文。供广大论文答辩需要者、经济评职称需要者参考。

第二层的前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是传诵千年的


名句,但凡读过陶渊明饮酒诗的都对这两句颇为熟悉。之所以会有如此豁达的'心境,不得不说是得益于诗人的“心远地自偏”,正是放开了心里的郁卒,才能发现身边世界的美好与恬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诗简单来看是对当时诗人所处之地所处之时的反映,实际上从诗人个人经历来看,却又具有浓浓的韵味。在黄昏时分的东篱采菊,此时山气正好,飞鸟也恰巧回归森林,周围环境中的一切都沐浴在和融淳净的氛围中,凸显了诗人神逸方外的气质,俨然已与大自然的淳净融为一体。这里诗人用了的“山气”更多的是为了烘托了在如此意境下,诗人心境正佳,两者的意境相通,心境相同,实现了主观心态与客观环境的巧妙融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此中”用得看似没有技巧,实际上却也是诗人经过自己琢磨的,它正好与上句的意境相接,指的是诗人在采菊时所体现出的意境,“真意”其实并不是诗人要解析其中真正的乐趣,而是强调自然本身的乐趣,或者更多的是从诗人主观方面所体会的人生乐趣。最后一句诗人之所以会说是“欲辨已忘言”,事实上并不是忘记了说什么,而是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意境相融合的乐趣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正是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正如《庄子·齐物论》里所说:“辩也者,有不见也。”(“辩”与“辨”通),诗人如此说是想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去体会和体味。

整体而言,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见”“菊”“真”等值得考究的词语,从这些考究的词汇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真正的文学涵养,还能从诗句的字里行间体味出诗人寄情田园,脱离尘世官场的纷扰,寻找心灵的净土,终于实现客观意境与主观心灵的结合,也最终成就了陶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美好愿望。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陶潜,字元亮。从小熟读儒家经典,陶渊明的思想也深受其影响,自小就立志为国效力,兼济天下。但是在东晋末期,由于实行严格的门第等级制度,门第氏族完全掌握着士子的前途命脉,因而庶族中没有门第的学生就没有办法完全根据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况,出生于庶族无权的陶渊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158286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