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2023-02-03 09: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欢迎阅读!
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蔓延的“淡化意识形态”思潮是“意识形态终结论”和“非意识形态化”主张的表征,是对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的呼应和“泛意识形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是对现实不良问题的不满和回避。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不仅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党性,更要凝练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剖析“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纠正和防止思想政治教育“泛意识形态化”的失误,关注当代中国的国情和世情,着力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功能:淡化意识形态化 一、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是比较短的,大概有200年,但它却很复杂。“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近代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四假相说”,被



后人看作意识形态概念的始祖。培根认为,人的感觉是不确定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偏见和谬误的扭曲,而产生“假象”因此,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形成科学的观念,就必须消除各种偏见和谬误。

近年来,经过研究学术界比较认可的看法,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最先由法国启蒙理性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itute Tracy)提出来的。特拉西看来,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把意识形态和经院哲学宗教哲学等等类似学科区分开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科学也就是说是一种概念学、观念学,或者也可以叫做意识学。同时,特拉西的新“科学”本身也具有偏见性,批评家们认为它具有资产阶级精英主义倾向。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的拿破仑干脆用“意识形态”指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无视帝国的现实,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无休止的争论。拿破仑这种词义的扩大,已经远远超出了特拉西对这一概念“观念学”的解释,拿破仑的意思是“意识形态”是“观念”本身或者是产生这些观念的主体,特别是那些错误的、脱离实际的观念和产生这些观念的主体。

由此可见,经过特拉西和拿破仑,意识形态概念在批判一切虚幻的观念和偏见、建立科学的观念学的努力中创立了出来,今儿在实践中被赋予了否定和贬义的色彩。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整个写作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的用法被广泛的讨论和使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向读者深刻地阐释了什么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对意识形态观的问题进行了经典的表述。恩格斯在给梅林的信中,也对意识形态进行了阐述:“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


中引出„”这里恩格斯论述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意识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阶级、政党的意志,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就是思想政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

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



特定社会的阶级统治。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交叉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界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不同的界定,就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就要理清功能与作用、功能与职能,功能与价值的关系。

从主观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样的解释来自于《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关于功能的解定义是:事务或者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从客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可以被理解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职能等。这种观点同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之间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出发,讨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属性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角度出发,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及其效果,这些属性及效果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实现的基础。

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内容的说法是各有其词,各说各理。从个体的完善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的形成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在于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发展和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的建立。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本质属性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人文认知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同时也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五大基本功能:政治方向上的保证功能;思想行为上的疏导功能;精神动力上的激励功能;人际关系上的协调功能;健康人格上的塑造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确把握,必须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论”的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上帝可以解决所有的疑难问题。二是过分强调了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意无意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而陷入“无用论”和“取消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载《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载《探索》2003年第3期。

陈建保,候丹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载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6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fd3318f705cc17542709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