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广东高中英语教学论文怎样在农村学校实施《Go for it》人教版

2022-03-24 06:5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06广东高中英语教学论文怎样在农村学校实施《Go for it》人教版》,欢迎阅读!
高中英语,广东,教学论文,人教,农村

怎样在农村学校实施《Go for it

我们知道,《Go for it》这套新教材,在版本设计上,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它能从各个感官上吸引学生,满足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大的心理特点,在内容安排上,又巧妙地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溶为一体,形成了科学的、实效的、直观的、互动的学习模式。这样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教材,在发达城市实施起来,效果非常好!

但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实施这套教材,是否像大城市那样轻松、精彩呢?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面对着懵懂的孩子,在实行新教材教学中,确实遇到了种种难题。首先,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备落后,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就算教师制作出多么标致的课件,也只能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其次,农村地区中的大部分学生知识层面低,见识面窄,视野不够宽。比如在提到suptermarket时,很多学生大吃一惊,问老师有这样的商店吗?里边的东西会不会被偷?至于麦当劳、肯德基中的hamburgersFrench fries等,他们更是一窍不通,而这些都与新教材的内容密切相关。再次,农村地区小英语起步慢、启蒙教育差、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升上初一时,就已经英语不感兴趣、课堂不配合、不支持„„。诸多因素,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怎样解决这些难题,使《Go for it》这套教材能够在农村地区顺利地开展呢?围绕这个问题,本人经过多方探索,反复试验,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既适合农村地区,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善用资源

农村地区资源有限,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发掘出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巧妙地应用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勤学。

比如,在教学水果、蔬菜、食物等单词时,我带了苹果、梨、香蕉、马铃薯、西红柿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我特意买了汉堡和薯条,然后一件件的展示,时重复说出他们的名称。这时候,全班同学没有我的口令(Read after me,竟不约而同地跟着我读,个个兴致勃勃,面带笑容。当我提问其中某件物品Whats this in English?”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在教学薯条这单词时,我还特意加上番茄酱,分发给学生尝试,同时讲述一些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这时,学生们更加聚精会神地听讲,如饥似渴。之后,我发现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对授课内容印象特别深刻——单词读得准又记得快,同时还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普通的几件物品,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知识的适时添加,却能够给枯燥的课堂


带来无限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

二、

巧设场景

没有城市的繁华及较高的知识层面,我们同样可以让课堂丰富、有水准。课堂上创设真实的场景,可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氛围,体味英语课堂生活化所带来的意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表达物品位置的句型: Wheres/Wherere the? Is it/Are they on/in/under?

时,我事先准备好一些学习用具和室内陈设物,分别安放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窗户旁、地板上、墙壁上、桌椅下、书包里、门后„)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一走进教室,眼前焕然一新,每个人都被我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所吸引,我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切入主题:Wheres the backpack?”学生四处张望,当目光凝聚到backpack时,异口同声地回答:Its on the teachers desk.Wherere the„?Theyre under the.”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很快掌握了句型和介词短语,接下来是“两人活动”我允许他们在教室里走动,询问各种物品的位置,这时学生更积极了,很快地将知识运用于口头表达。更令我惊喜的是,许多平常不敢开口的同学也争开金口,问个不停。

可见,创设场景能使英语课堂更显真实,更贴近生活,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中,学得快,乐说爱说英语。这不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

别出心裁

《新课标》提出任务型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扮演者、服务者、引导者„„为适应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服饰装扮、身体语言等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全力支持。

比如:在学习Unit7:How much are the pants中的购物用语时,考虑到服饰词汇与询问价格的句型是学生运用新知识所必需,同时这两个内容又是学生刚接触的知识,为了避免知识的机械重复,给学生“旧知识新感觉”的效果。我是这样复习这些新词(pantsshoeshatsweater)和句型(How much is„,How much are?)的。在服饰上,我特意进行打扮:身穿黑色羊毛衫,白色外套,带上红帽子,穿着牛仔裤,加上一双皮鞋,挂上一个手提包。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对我的这身装扮很感兴趣,此时我提问:你们能否用英语说出我身上各种服饰的名称呢?话音刚落,学生们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副积极表现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把单词复习得透透彻彻。紧接着,我又提出了问题:“你


们想知道老师穿戴的每件服饰值多少钱吗?”

学生A:How much is your hat?

学生B:How much are your beautiful shoes? 学生C:How much is your sweater „„

学生忙着提问,他们高涨的情绪,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新课会是怎样的“一帆风顺”了!

诚然,英语教学中,我们应不忘尝试各种模式,在变更中求新立异,别出心裁,服务于教学,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四、

图文结合

农村孩子,虽然英语底子薄,但许多学生却具备很好的绘画能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长,英语课上,根据适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绘图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学习室内陈设这一内容,我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理想的房间,并用语言描述给大家听。同学们兴高采烈,各显神通:有的同学把“电脑”搬进了自己的房间;有的同学在房里安装了机器人;有的同学在床上摆上了自己喜欢的睡偶„„画完之后,很多同学主动请教程度较好的同学和我,怎样更好地描述他(她)的作品。其中有位同学组织出这样的一段话:

This is my room.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it.My favourit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near the bed. In my bed there re some dolls.On the wall there is a nice picture.I like my room.

显然,抓住学生的特长、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突出的是,图文结合进行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新课标》的推广是一种趋势,农村地区虽然不及大城市发达,囿于种种限制,在实施时难免有或这或那的不利因素阻碍着,但只我们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顺着《新课标》的指导方向,深挖细掘,精心设计,相信“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3c5c62a98271fe910ef9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