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复及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2023-06-29 02: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严复及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欢迎阅读!
严复,及其,翻译,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严复及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作者:刘小星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7

要:严复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翻译家,其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对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严复的翻译理论经过广大学者的层层解读和分析,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但有的解读较为片面,甚至是对原观点的曲解和误读。严复对信、达、雅的原始表达精明扼要,从其原始表达入手,我们可以摒弃学术界对信、达、雅片面的认识,对这一翻译理论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

作为近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严复不仅翻译了一大批重要的西方学术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对翻译工作有巨大启迪意义的翻译主张,其中尤信、达、雅备受推崇,对翻译界乃至整个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严复的生平以及他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原始表达,以期对翻译实践能有建设性的指导作用。 一、个人简介

严复(1854-1921),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西学大师、翻译家、教育家、诗人。185418日,出生于福建南台苍霞州。7岁时,严复被父亲送到外地读书,两年后回故乡随其五叔祖严奎昌学习《大学》《中庸》之类的儒家经典,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后远赴英国留学,进入英国格林里治大学海军学院深造。两年后回国,被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让严复深受刺激,满怀爱国热情的他将眼光投向西方,开始了他翻译和介绍西方知识的重要工作。

历史上对严复也有很高的评价。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与张之洞书》)。蔡元培也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几道为第一。(《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四个字,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辗转于京、津、沪、皖等地,既执教讲学又专心著述,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开创了中国翻译史上的新纪元。但辛亥革命后,他倡导尊孔读经,思想变得保守。历史是公正的,它肯定一个人的成就也不掩饰他的缺点。纵观严复的一生,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只是他人生乐章中的序曲和和声,从事翻译和撰写文章,藉以开通民智、变法自强,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他的名字也因此而铭刻在中国近代翻译家和文学家的碑传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严复翻译思想简介

严复于1895年开始翻译《天演论》,次年十月写成《译〈天演论〉自序》,并于1898作《〈天演论〉译例言》,在该文章中正式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思想。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唱,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严复又在后文中,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信、达、雅这译事三难的提出缘由:《易》曰:修辞立城。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规,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翻译思想一出,即被奉为翻译的金科玉律严复在近代中国之所以一度声名显赫、家喻户晓,得益于他那古朴、典雅,甚至能与先秦诸子文风相媲美的译文。 三、信、达、雅

严复的翻译理论经过广大学者的层层解读和分析,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但有的解读较为片面,甚至是对原观点的曲解和误读。若要正确理解信、达、雅,还要仔细研究严复对其思想理论的最初表达。 1.关于

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信,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基于对原作忠实的原则,译文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感情色彩、风格韵味上都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译者首先要充分理解原文,才能再现原文,这是的基础。严复认为求其信已大难矣,也就是说,能做到经是很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任何文字不仅存在表面的意思,还有隐藏于文本之中的深层内涵,作为译者,也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读者,这是更深一层次的的要求。 2.关于

是翻译的目的。达,不仅指在翻译中表达清楚,语言通畅,而且是达旨,即表达原文的宗旨。严复认为,中西语言文化有较大差别,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百十言。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原文形式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令人费解的表达。的更高层面是要表达原作的深层意义,这需要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译者必须完全了解原文的含义,不局限于文字表层的含义,更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3.关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翻译之语体选择。雅,就是要注意修辞,富有文采。雅本于《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当时的官方话。严复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如果用方言不用雅言,由于受到地域的制约,就会行之不远。他认为要做到,就要选择汉朝以前的字法句法作为语体。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严复认为,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译(下转第84页)(上接第35页)文的古朴典雅,以求传达原文的精理微言。对于,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议,因为严复追求古朴文风,与现代社会的审美风格等不相符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严复的的思想,理解其处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所不能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精华部分为我所用,才能对翻译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性作用。

严复在开一代翻译之风、着意介绍西方先进思想方面功不可没。他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在历经百余年,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能为翻译同仁所接纳。他对信、达、雅论的最初描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仍为后世所称赞不已。本文介绍了严复的生平及翻译理论,从严复理论原有的表达入手,摒弃学术界对信、达、雅偏颇和片面的认识,对这一翻译理论经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相信会对今后的翻译实践会产生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立新.论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4.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5]王小兵.论严复翻译作品中的现代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08. [6]许祖华.严复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7](清)严复.严复集(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a5a48b5f0e7cd1852536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