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范云《效古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7-20 02: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鉴赏范云《效古诗》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古诗词,古诗,鉴赏,练习,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完成15~16题。效古诗范云①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风断阴山②树,雾失交河城。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③。昔事前军④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⑤。所赖今天子⑥,汉道日休明。【注】①范云,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②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大兴安岭;后句的“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③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此二句所言战事,为汉代名将李广、霍去病与匈奴展开的激战。①前军,指前将军李广;后句的“嫖姚”,指嫖姚校尉震去病。⑤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此二句是说李广、张骞因意外的失误与挫折而受到军法惩处。⑥今天子,指汉武帝。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前句动中见静,后句则静中寓动。B.“风断”“雾失”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凸显塞外瀚漠的辽阔,衬托将士们征战的壮色。C.中间四句描述出塞健儿接战强虏,“朝驱”“夜薄”突出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令人神往。D.结尾两句,诗人热烈地赞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追古思今,感慨良多,寓不尽之意于言外。16.“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A项中“前句动中见静,后句静中寓动”的表述与诗歌的实际表达正好相反。“寒沙四面平”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平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飞雪千里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16.①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诗人置身事中.描写塞外风光、叙写出征健儿在名将带领下杀敌报国、缅怀英雄、歌颂汉武帝,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似为亲历,格外真切、动人;②倒转时空,化古为今。如诗歌中“今逐”“今天子”等词句,作者仿佛把自身带入了数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表达效果。(每点3分,其中手法2分,分析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酌情赋分。)17.(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回朕车以复路兮 行迷之未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3b0bb6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