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中作》教学设计

2023-02-12 08:0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碛中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



《碛中作》教学设计

《碛中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解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会,对边疆风物深厚的感情。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 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沙漠地域的样子吗?你觉得沙漠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岑参的作品《碛中作》看看诗人眼里的沙漠是什么样的?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解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沟通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

1 / 3




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西来指什么?(点明白行进方向)

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呈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概。

两回圆交代了什么?(表面上看,好像诗人只是点明白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值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隐藏其中。一轮团聚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楚,表明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或许他正想借这照射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带往家乡,捎给亲人?) 5 师述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我们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马上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又是什么意思? 小结:

前句故设疑问,并不作正面回答,转而融情入景,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后句写出了明月照射下,荒芜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芜,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7f014a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