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3-02-07 04: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背景

2.内容

3.影响

1.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四月提纲》中列宁设想:不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可以立刻实现的目标,工人代表苏维埃应该马上把社会化生产和产品分配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设想:通过政策内容把苏俄经济体制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点? 1)核心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

2)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废除货币,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经济;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实行,具有“战时”特点;

4)一度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途径。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


3.内容

4.作用

【重点探究】

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何处?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形成过程

1)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

1)实行 ,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ba007a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