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十年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综述

2023-02-24 14:2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近十年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综述,硕士,翻译,国内,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近十年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综述

作者:崔红丽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2

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的基本情况,并从学科发展、教学、问题和策略三个方面对研究进行归类汇总,以期对相关学者以启示。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科发展;MTI教学;问题和策略

翻译硕士专业是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2007年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截止到20165月,全国已有206所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①,涵盖多个语种。近十年来,翻译硕士专业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对MTI学科发展研究

国内学者早期主要关注MTI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方面。2006年,仲伟合通过分析当时国内翻译学科的发展状况,首次提出了设置翻译专业硕士学位,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②。20073月,国务院发布的相关通知③使这一提议成为现实。2008年,我国开始招收MTI专业学生。在发展初期,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翻译专业的区别受到了广泛关注。董洪学&韩大伟④探讨了MTI与传统学术型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之间的共核和差异性问题。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各高校的MTI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观念不清晰,和传统学术型专业硕士的界限和培养目标差异不明确等突出⑤。另外,专业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也是研究热点。参照德国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王京平提出了MT课程框架的四要素:培养职业翻译、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强化技能意识和训练、语际翻译是跨文化行为⑥。对MTI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逐渐多样化和多元化,如校企合作、职业化培养、建立实习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

二、对MTI教学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MTI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翻译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翻译。

1.翻译教学方面。学者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翻译教学模式以及翻译素养等方面。翻译理论在翻译硕士专业中的功能一直存在分歧。基于此分歧和对中外翻译理论课程的研究,廖七一提出了翻译理论的四个基本模块⑦,并指出翻译理论不但指导着翻译实践,也是现代译员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教学模式方面,如:刘和平系统地提出了理论与应用以及学科特色深入结合的教学模式⑧。高能力的翻译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翻译能力,还要有活跃的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翻译伦理意识。陈浪提出⑨,在翻译史课程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从而树立正确的翻译伦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计算机辅助翻译方面。近年对将计算机运用到翻译专业的研究主要是CAT教学方面,学者们多强调教学要以概念为基础,讲演和操作相结合、计算机翻译原理和翻译实践相结合,并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以多模态、多模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三、问题与策略研究

MTI作为新兴学科,在学科教学、人才培养、毕业生质量等方面难免存在问题,这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焦点。由于前期跃进式的发展,到2013MTI学科建设中已经出现了地位被矮化”“招生盈利化等问题⑩。围绕此问题,一系列的研究得以展开进行。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是对笔译课程的研究。祝朝伟通过运用PACTE翻译能力模型,对比国内外MTI的课程设置,指出要加强MTI学生的双语子能力培养,尤其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从译者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以任务为中心拓展学生的翻译阅读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办翻译工作坊,以科研项目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都成为新型笔译教学模式。此外,在MTI学生质量的评价方面,对学生学术论文的研究是其重点。“MTI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差异。通过对MTI学生毕业论文的量化分析,刘小蓉和文提出要加强选题的开发、加强对论文和翻译质量的规划和管理、增加译文语料的包容性等對策。对此问题,穆雷和邹兵提出要将MTI学位论文转向以实践性学位报告为主的论文形式,并要加强学生的理论运用和系统归纳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作为新兴学科,翻译硕士专业经过了跃进式的增长,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并继续在摸索和反思中不断成长。 注释

①参考:http//cnti.gdufs.edu.cn/info/1014/1613.htm,访问时间:2018123日。 ②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③详见网址:http//yz.chsi.com.cn/kyzx/zcdh/200706/20070601/917276.html,访问时间:2018124日。

④董洪学&韩大伟:迥然相异抑或和而不同——关于翻译学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几点思考,载《外国语文》,2013年第4期。

⑤钱多秀&张英姿:北京地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经验、反思与建议,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2期。

⑥王京平:浅谈硕士翻译专业的课程框架,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2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⑦廖七一:“MTI中的翻译理论教学,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3期。 ⑧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2期。 ⑨陈浪:让翻译史发言:论MTI教学中的翻译伦理教育,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1期。

⑩详见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3年年会:http

//www.mpacc.net.cn/newsdetail.aspxid=100003102377212&nodecode=105002005,访问时间:201825日。

祝朝伟: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MTI课程设置研究,载《外语界》,2015年第5期。 张璐:“MTI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现实途径,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期。

刘小蓉&文军:“MTI学位毕业论文调查:现状与对策,载《外语教学》,2016年第2期。

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15所高校首批MTI业生学位论文为例,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崔红丽,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f0726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