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2023-01-31 12:09: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欢迎阅读!
探究,自主,学习,学生



浅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目标,科学研究为基本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着眼点在于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讲授技巧,改变学生原有单向接受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重视研讨和思考、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方法具有开放性、思考性、研讨性、主动性特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特别是实验探究的开放性。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为了使探究深入一层,更进一步,我们成立了学生专题探究实验小组,每班5,20人分成4个实验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布置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在学习了第七单元CO2的性质后,我们帮助学生设置了如下认知思维空间,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非得用红磷吗?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要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必须将O2去掉或将N2除掉,而不引入新的气体或引入新的气体又能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即时除掉。经过点拨,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打开,通过自己学习,查阅资料,互相商讨后,不少同学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交了上来。如(1)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见探究案例)(2)用注射器和白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3)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而教师此时并不评定方案的优劣是否可行,而是为学生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然后就袖手旁观实验小组成员的杰作”,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发现,实验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迫切希望自己的方案是最佳的,所以做实验时个个迫不及待、一丝不苟,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每一个实验数据。虽然他们探究的实验早有定论,但他们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是以往教学中很难有的。所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自圆了课本书刊上的缺憾,自悟难辩知识的真谛,自寻摆脱挫折达到成功的蹊径,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更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探究案例

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在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红磷在瓶内燃烧,烧杯中的水倒流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由此判定空气中的氧气约占1/5



为什么非要用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呢?书上说,这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易点,而且反应完毕后不会生成气体,以防止占据消耗的氧气体积,使实验失败。那么,可不可以使用其他物质来完成实验呢?



我的设想: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我觉得可以用蜡烛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我设想既然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那么在消除空气中氧气的过程中,就不应该有其他气体生成,而蜡烛在空气中点燃(:石蜡+氧气 二氧化+)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样我们就考虑将二氧化碳通过一个化学反应,将它消耗除去。根据CO2+Ca(OH)2=CaCO3↓+H2O,我们就考虑把书中用的水改为石灰水(澄清)[Ca(OH)2]



实验装置:按照以上的设想,我设置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我们预计:随着二氧化碳不断与石灰水反应,石灰水会进入广口瓶,并上升到1/5刻度处。



2.实验步骤

(1)将装置按计划组装好。

(2)将蜡烛点燃,迅速伸进广口瓶中,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铁夹,澄清的石灰水进入广口瓶中,并不时轻轻振荡瓶子(加速其与石灰水的反应速度)



3.实验现象

(1)点燃的蜡烛伸入广口瓶中后,一会儿,蜡烛熄灭,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且有少量烟放出。



(2)打开铁夹后,澄清石灰水迅速进入广口瓶,一会儿,石灰水稍稍变浑浊约有1/15的体积。



(3)导管中有石灰水渐渐上升,慢慢进入广口瓶,将烧杯稍稍上举减小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使石灰水顺利进入广口瓶。再次观察,进入广口瓶的石灰水约占广口瓶略小于1/5的体积。



分析原因:实验并不是很成功,进入瓶中的石灰水没有达到1/5的体积。思考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受时间限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还没有反应完全,且只是与澄清石灰水接触,反应速度较慢,瓶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还没有消耗完;管中有空气,与水一同被吸入瓶中,占据了一定体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有其他气,进入广口瓶中,相信在不断改进后,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一定会成功。



总之,通过实践,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化学”(即探究)中学习化学,与传统的化学”“化学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就像陶行知说的那样,学生能想能看




能做能说,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中心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046d74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