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拟挽歌辞三首其一翻译赏析

2022-07-25 07: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拟挽歌辞三首其一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挽歌,古诗,赏析,其一,翻译

古诗拟挽歌辞三首其一翻译赏析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注释】

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5)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赏析】

1


其一是说死后收殓的情况,描述儿女朋友痛哭,诗人豁达地说死后便没有荣誉与羞辱,只觉得酒还未喝够便死了,有些遗憾。 其二是出殡前的祭祀。诗人描述亲人的哀伤,自己虽感到不能饮酒的遗憾,但已为快离家园而有些黯然。

其叁是写下葬的情形。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这与当时追求神仙oRG得道的风气迥异。 陶渊明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拟挽歌辞》也可以归入这一类。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魏晋人注重门阀,陶诗中有的写到宗族关系或对儿子加以训诫,《命子》《责子》《赠长沙公》等,可见陶渊明也还是重视家族的荣誉和门第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879f3f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