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2022-04-11 09:37: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欢迎阅读!
承天,夜游,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一、复习目标

1.诵读文章,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赏文章重点内容,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以及重点的赏。

三、复习难点: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闲人”四个层次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沙画欣赏导入:

现代年轻艺术家表现的是古代名家名作,看来与绘画是相通的。有句话说的真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不过让我们更加感兴趣的是现代的艺术家表现'却是古代的名家名作。看来这个苏轼还真了得。下面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这个伟大的苏东坡吧。 2、简介苏轼。

他的诗词赋、以及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在创作方面也十分突出,被评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为反对推行的新法。其政敌以苏轼有讽刺新法的为借口,以 “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逮捕,让他险些丢了性命。苏轼被贬到黄州四年后的某天夜晚,被美妙的月色吸引,写下了《》这传世名篇,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4.简介苏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陷害,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师生交流重点字词复习情况。

请你在笔记纸上写出认为最重要的五个字词,并加以解释。


6.师生交流重点语句译情况。

请你在笔记纸上写出认为最重要的两句话,并加以译。 7.重点问题交流,然后加以明确。

(1)、苏轼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赏月。

(2)、哪句话是描写月景的?请赏。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苏轼用 “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种空明的意境; “藻交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景象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清澈透明、了无尘俗的心胸。 中考链接: 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 答: 明确:用比喻来描写月色下的美景。积水比喻月光,藻交横比喻月下竹柏影。

8.简单赏几幅“空明”之景色图。 9.情感体会和感悟。请思考。

苏轼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交流后明确:月色入户 ——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悠闲自适的心境。 中考链接: 说说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3)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说出它的深刻含义? “闲人”多层次解读:

(1)、闲杂人:无所可做的一类人; (2)、悠闲自适的人:心境平和的一类人; (3)、具有闲情逸致的人:志趣高雅的一类人;


(4)、超凡脱俗的人:心胸了无尘俗的一类人。

整句话很精彩,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也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抑郁孤寂,还透出某种超越于尘俗之上的自慰、得意之情。

11.小结1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12.小结2:整节课我们学习了:重点字词、重点语句、思想内容、情感体会、名句赏。

13.与学生交流《闲人》读后感。

14.布置作业:自选一个角度写一则心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3ec78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