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2022-10-18 01: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音乐人教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跳月,上册,舞步,教学设计,人教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方法:创编法、聆听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钢琴、磁带。 教学过程: 一、节奏导入

以乐曲主题乐句的节奏为主,每人创编2个节奏乐句,用竖笛吹奏。 二、走进彝族

1.老师在初听前,用图片介绍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 2.简介《阿细跳月》的由来。

提示:《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西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西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他们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极富民族特色。 提示:有没有发现这首乐曲的旋律跟我们创编的旋律非常相似?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三、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1.完整地聆听歌曲。

这段旋律的旋律与我们刚才创编的旋律相似吗? 2.聆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3.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基本舞步,边听边跳,感受5/4拍的韵律。 4.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四、拓展延伸

1.观看彝族舞蹈视频:《快乐的罗嗦》,学生随着音乐做拍手、拍腿的动作,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生对比舞蹈与弹拨乐哪个效果好?谈自己的体会。


3.观看舞蹈视频四川《凉山彝族经典达体舞》,随音乐做律动,感受拍子的变化规律。

4.向学生讲解舞蹈中的快速动作要领,彝族音乐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对彝族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民族团结的意识。

【创设意图】:通过观看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凉山彝族经典达体舞》等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及生活习俗,感知民族弹拨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习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体会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彝族,了解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热烈的彝族音乐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我们要把更多的经典民族音乐带入课堂,进一步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让我们的民族音乐绽放光彩。

教学反思:《阿细跳月》是一首5/4拍复合拍子的乐曲,是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在月下跳舞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导入环节设计了练习打节奏并为节奏创编乐句,熟悉旋律,为后面的聆听主题旋律做铺垫,同时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去聆听主题出现的次数,从而更快地记忆主题,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不足:创编乐句的时候,学生们创编的旋律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太大,用竖笛吹奏的时候,反而增加难度了。改进:提示学生把跨度缩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a34804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