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一线员工高流失率之思考

2022-07-07 18:41: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造业一线员工高流失率之思考》,欢迎阅读!
流失率,制造业,一线,员工,思考

制造业一线员工高流失率之思考



姚秋月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合适范围的离职率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但制造业一线员工的高离职率无疑给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结合一家集装箱制造企业一线员工离职数据和访谈表进行汇总分析,剥离出原因并给出解决之道。关键词:制造业一线员工高流失率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合适范围内人员的流动,新老员工的交替都会给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带来不同程度上的生机与活力。过低的人员流动,会使组织形态逐渐趋于僵化状态,不利于组织创新和深化发展,因为环顾左右,几乎没有新鲜面孔,组织成员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均彼此熟悉,习以为常,将鲜少能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更不用提为组织提供改善性的建议;从“企”字的字面意义来解释,人止为企,过高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因为新员工对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的适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除了这种显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外,新员工的加入在初期也可能会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影响。那么,将流失率控制在多大的范围内对企业来说才算是合适的?显然,答案是因行业而异,因企而异的。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的《正略钧策2010年员工离职与招聘调研报告》显,20093月——20102月期间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为8.55%,包括制造业、传媒、零售批发、工程建设、能源化工、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在内的各行业平均离职率为18.6%,其中,尤为制造业的平均离职率最高,到达23.4%,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华南地区的离职率要大于市场平均水平,有的企业员工离职率甚至高达40-50%,这显然是不健康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使得企业高度关注技术型人才的流动,密切留意企业间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争夺,研发部门也一度成为企业重中之重,但我们也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制造型企业产品的最终实现者——一线员工的流动,他们才是客户终端。目前,制造型企业面临着一线员工流动频繁、离职率高居不下的常态,这给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正面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索。

一、一线员工高离职率的原因

就中国的制造业现状而言,一线员工流失率常年居高不下,尤其在生产季节性旺季和岁末年初最为严重,而且依据连续几年的数据显示流失率高的波动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呢?结合珠三角地区的一家一线员工多达4000人的集装箱制造企业的员工离职数据和访谈进行汇总分析,本文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解释:

(1)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用工短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到实处和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早已不复存在。加之国家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日益重视区域经济的平衡性发展,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内地部分经济圈开始逐步形成,使得生产线员工的工作选择机会更多更广,部分务工人员可以不用背井离乡而是就近就业了,类似这些因素一度引发春节返乡季的劳动力“回流”现象。

(2)年轻员工对工作的稳定性意识薄弱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HR系统的一线在岗员工资料进行统计不难发现,现有一线员工的年龄构成已以8090后为主了,虽然他们大多数还是比较优秀的,能够吃苦耐劳、勤恳工作,但是从整体上观察现阶段这些8090后的一线员工不难发现,们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多受到父母的溺爱,崇尚自由,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等等,些使得他们的稳定性远不如上一代人,对工作的诉求处于浮躁期,工作更替较为频繁、随性和随意。工作强度稍大或者是




周围人际关系略显紧张,就会生出离职意向作为逃避的不二选择。

(3)信息畅通,薪资福利的可比性和比较心理日益强烈

经调查发现,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在企业规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同行业企业间员工的薪资福利是不相上下的,即使存在差距,也是可以不纳入考虑的。但是,就员工自己而言,眼睛在自己的身上,望着的却是别处,这种“一山望着一山高”的心理使得一线员工总是产生“别人碗里的肉总是多”的心理认知。另一方面,信息的发达和沟通的便捷,使得员工对同行业或者是周边企业的薪资调整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并把它作为衡量自己企业福利水平的一个风向标。而对企业来说,尤其在季节性用工旺季,由于劳动力短缺,各企业间对一线员工展开争夺,使得企业不断增加用工成本,但实际上恰恰加快了一线员工的流动速度。

(4)一线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上面几点是从企业的外部因素进行考虑的,对企业而言是通用的,但是内因才是最为本质的,那就是对一线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缺失。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所以技术管理部门和研发部门等部门往往是企业不惜人力、财力、物力来重金打造的,而相应的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这样不大能够即时产生效益的部门,则投入的资金和精力甚少;在管理层和技术人才上集聚了很多的关注,却忽略了对一线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做支撑,造成大量的沟通不到位等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使得一线员工归属感不足,进而产生“羊群效应“,大幅增加了其流失率。

(5)基层管理者(班组长)的素质有待提升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所以在这个集装箱制造企业里,也必然存在着一批优秀的一线员工管理者。当然,不合格的基层管理者也不在少数。据数据显示,企业里的大多数的一线生产管理工作者都是经历数年的生产实践从生产一线做上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026e23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