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社会组织建设经验对北碚的启示

2023-04-20 15: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闵行区社会组织建设经验对北碚的启示》,欢迎阅读!
北碚,闵行区,组织建设,启示,经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闵行区社会组织建设经验对北碚的启示

作者:姬瑞丽

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3

摘要:培育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已成为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趋势。上海闵行区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的培育经验对于功能定位趋近的北碚区具有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培育 一、闵行区培育社会组织初因

闵行区位于上海西南腹部,区域面积371.68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3个街道和1个市级工业区(莘庄工业区)。截至2013年底,区内常住人口253.2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22.1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第二。

近年来,闵行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大量导入,导致社会管理面临三大矛盾,即爆发式的城市化进程与薄弱的社区建设基础间的矛盾、大量外来人口导入与社会服务资源稀缺间的矛盾、多样化的居民需求与大一统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间的矛盾。面对发展转型带来的新司题,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处理,提供公共服务,分担政府责任,化解社会矛盾,促使政府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成为闵行区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闵行区培育社会组织主要经验做法 (一)政府层面:制度建设与引导扶持并重

1.组织建构。从区级到镇街层面,成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由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居民区党委、推动社会建设等工作。同时成立由社会领域专家学者、市区镇街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领域代表人士组成的社会建设顾问团,参与社会建设决策讨论。

2.制度建设。一是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培育扶持阂行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关于闵行区社会团体与党政机关逐步分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规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等具体政策意见,为社会组织发展拓展空间。二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在确保社会组织登记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直接登记试点,对于工商经济、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4类社会组织试行直接登记,制定直接登记管理办法,规范直接登记程序,实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新突破。

3.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一是整合政府资源,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先后出台《闵行区政府转移职能目录》、《闵行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和《可承接政府购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共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名录》。二是设立闵行区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三是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和公开透明度,2014年将建立统一的社会公共服务购买一门式平台,向社会公布闵行民生服务领域分类和服务项目,公布激励政策,吸引区内外社会组织报名参与。

(二)社会组织层面:孵化培育与承载服务结合

1.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园。孵化园占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内设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区、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成果展示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学院、支持性社会组织办公区等,主要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期公益组织提供资源支持。

2.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一是在各镇街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招投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委托运营服务中心,实现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二是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管理的平台资源整合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的平台提升能力建设的平台发挥枢纽作用,承载培育孵化、提供服务等各项功能。三是对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进行评估监管。 3.社会组织承载服务。一是整合草根组织,通过自定章程、自选领袖、自我运转模式,使原先散弱小的草根组织逐步做大做强,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二是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向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社区养老、心理关爱、环境保护、就业培训、扶贫支持等服务,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三是以项目运作的方式,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工作项目,将原来由政府主办、为社会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实现政社合作。 三、启示与借鉴

北碚区内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功能机制尚不完善,发展空间和环境还不够宽松,在承接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作用发挥有限,亟待探索培育发展本土社会组织的路径与方法。

(一)树立公共事业契约化管理理念。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公共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公共事业契约化管理理念,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步伐。

(二)建立资源嵌入式培育机制。一是打破管理藩篱,建议设立专门的行政审批服务处,具体承担社会组织登记、年检、评估等审批职能,实现权责统一的一站式集中服务。二是尝政府扶持、专业团队运作、社会组织受益的培育模式,可利用某些搬迁的政府机关办公场所、企业旧址等,筹建北碚区社会组织孵化园,为草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设备、小额补贴、注册协助、咨询服务和能力建设等创业期最紧缺的资源和服务。三是创设支持型社会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机构孵化、项目研发、能力提升、绩效评估、智库支持等集成化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一是顶层设计出发,统筹谋划,建立政府统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参与,监督部门保障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二是职能部门应理清职能边界,明确需要直接提供和可以购买提供的服务项目,通过定向委托、项目发包、费随事转、公开招标等方式交由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社会组织提供,并逐步形成规范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三是实施预算管理,将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列入年度预算范围,通过设置财政专项资金账户,将政府购买服务的随机性财政划拨转变为制度性支出。四是规范购买服务流程,前期通过各种渠道公布政府购买服务需求信息和资金预算,公开向社会招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中期依照法律法规,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严格评审竞标组织的专业资质和综合服务能力,选择最优项目方案和实施者并签订购买合同;后期项目结束后,组织监督部门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和财务审计,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经费支付和今后项目招标的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6305d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