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现实主义语境下分析纪录片《我的诗篇》

2022-04-11 03:1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诗意现实主义语境下分析纪录片《我的诗篇》》,欢迎阅读!
语境,现实主义,诗篇,纪录片,诗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诗意现实主义语境下分析纪录片《我的诗篇》

作者:张一帆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8

作者简介:张一帆(1991-),女,汉,山西太原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纪录片《我的诗篇》聚焦了6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工种的工人诗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将他们的爱与恨、生与死与诗歌集结。虽然过去已有许多关注农民工的纪录片,如《归途列车》、NHK激流中国——《富人与农民工》等,但是从诗歌角度切入工人题材,将工人诗人这两个看起来不会产生任何联系的名词联系在一起,这是首次,可以说是对过去工人记录方式的颠覆与创新并运用诗性现实主义重塑当代工人形象。尤其是,纪录片在海内外都引发了极大反响并获得多项大奖,迈出了国产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一大步,对于诗歌与工人题材相结合这一创新之处的研究,在国产纪录片探寻跨文化传播的途径方面也有可资借鉴的意义。正如导演秦晓宇所说:工人诗歌具有为底层立言的意义、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的价值1.在审美价值的维度,现实与诗意相结合呈现出的诗意的残酷影像的诗化,使纪录片具有诗意现实主义的风格。在人文价值的维度,诗歌成为受众洞悉工人群体内心世界的载体和工人与受众共情的桥梁,体现出对人性的关照。在社会价值的维度,诗歌是工人群体精神自我解放的标志和创作者通过这种新的关注方式对社会现实反思和对社会诗歌进行召唤。

一、诗意画面与现实画面相结合的诗意现实主义

《我的诗篇》第一次将当代工人题材的纪录片中融入诗歌的元素,是一场具有革新性质的实验,使以往以反映工人生活状况悲苦为主的影像中浮现出一幕幕富有动人诗意美的画面,这种记录方式体现出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呈现出诗意与纪实相互融合又相得益彰的审美特性,纪实因诗意的融合而动人,诗意则因纪实的杂糅而更接地气,使纪录片同时具备了真理性追求与诗意性审美的双重价值。

首先,整部纪录片用主人公朗诵诗歌的方式代替解说词串联全片,诗歌本身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使其具有如同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尤其是在诗人强烈的情感和想象之下,诗歌往往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纪录片在此渲染下呈现出文学化式的 豪放的憂伤。但同时,工人群体在残酷的生活境遇中写出的诗歌又绝对不啻是文人情怀的抒发,而是寻求一种现实与诗意间平衡的关系,呈现出诗意的残酷,赤裸裸的现实也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f1bcc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