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计划

2022-04-18 11: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计划》,欢迎阅读!
二轮,高三,复习,语文,完整

优选资料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计划

一、理念先行,加强对《考纲》《新课标》研读。 1《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能力要求及试卷结构,它的"题型示"可以让考生准确把握测试内容、能力层次及题型。准确抓住《考试大纲》的前后变化,从中可摸出命题趋向。

2.从近年高考来看,试题越来越关注《新课标》高考非常注重考查真语文、纯语文东西,那就是素养。因此,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研究"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在试题中体现。

二、试题搜集着眼于语文素养。

1.现代文小阅读、大阅读,以近年来的高考真题为主,力求通过典范试题的训练、讲解,重点培养学生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快速把握文意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答题区域和方法技巧。

2.语言运用题历来被人们称为改革的试验田,全组分工协作,检索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精彩新颖且关注生活、人文性强、能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试题,加强预测训练。

3.精心制作"抓分必做题",比如字音、成语、语病辨析、背诵默写等,天天做,天天讲。

三、作文复习,重点解决两大顽症。

目前,我们年级的部分学生作文存在扣题不紧、材料陈旧的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立意方面的误解,扭转那种看到题目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不良习惯,转篇篇、人人言必屈原、司马迁的文风。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解决作文"无米之炊""'陈米'之炊"的问题:

①发动学生搜集、整理素材,课前预备时间在班上朗读交流。

②每周印发一定数量的作文素材、优秀作文,给学生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活水",材料陈旧的问题才有可能根除。

2.为了解决扣题不紧的问题,进行专项审题训练,拟写提纲。同时也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话题文章的训练。

3.用学生的佳作来树立典范,用精要的点评来引导文风,用独到的技巧指导来提升能力。

四、几个技术性问题

1.语言应用、名句默写宜"细水长流不断流"地练、测;须将语言应用的两道表述题分别穿插在其中,这样就在日常训练中各个击破(轮流覆盖: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古文阅读解题

一要重视"读文"(平时复习时应诵读,以强化语感;利用第三题先行梳理文意);二要联系学过的课文,强化文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实词、虚词、不同用法及句式等);三要重视翻译。我们知道,文言句子翻译的得分率不高,必须下功夫突破。一要反复强调高考《说明》的要求(简括地说是三点: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译句力求通顺;译对句式和语气)二要在答案的文字表述上做足文章,尽量做到"板演"答案,共同推敲,强调四步骤:抄——切——译——抄。

3.现代文阅读解题

考试《说明》分必考(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散文)和选考(论述类、实用类)两部分,应分别切块进行训练。

1)各类文本阅读中,文学类最薄弱,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


优选资料

艺术魅力,需要切实的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是解决三个问题:①写什么-塑造什么形象,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反映出什么主题;②怎么写-用什么手段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③读出了什么-强调读者的主体意识,实际就是对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2)对选练的文本,应坚持先"读文"后读题,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先就集中到题目上。要引导学生首先在文本上勾划、圈点,分析、概括,较好地把握住文意,然后再读题、做题。在鉴赏形象、表达技巧和概括主题等方面,要学会具体分析。 4.关于写作训练:

一要要深入了解我省的作文评分办法(如何分等,如何赋分),做到有的放矢;二要保证作文训练的量,提高训练的密度;改进评改方法,摒弃"精批细改"的传统做法,着眼于快速反馈,提高效率;三要重视"入格"(特别是议论文)"升格"训练;四要要兼顾几种题型,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 四、复习课的基本套路

复习课要坚持八个字:不练不讲,讲过必练!一句话:练--"结合,在可控制的时间内提高达成度。

具体安排 4

日期 322 323 324 325 326 5

329 330 331 41 42 6

45 46 47 48 49 7

412 413

复习内容

语言运用·扩展语句 语言运用·压缩语段 语言运用·图文转换

语言运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 作文训练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 综合试题训练 文言文整体阅读 诗歌鉴赏·形象 诗歌鉴赏·语言

常规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优选资料

414 415 416 8

419 420 421 422 423 9

426 427 428 429 430 10

53 54 55 56 57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作文训练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现代文大阅读·小说 现代文大阅读·小说 现代文大阅读·散文 综合试题训练 现代文大阅读·散文 现代文大阅读·传记 现代文大阅读·传记 现代文大阅读·新闻 作文训练

现代文大阅读·新闻 综合试题训练 机动 机动 机动 机动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0a6758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