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书法介绍

2022-08-10 10: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徐渭的书法介绍》,欢迎阅读!
徐渭,书法,介绍

徐渭的书法介绍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徐渭集四-附录》《徐文长传》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是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俆渭书法也是从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中国书法全集·徐渭》,411页的审美精神。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是其代表作。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刘正成《书法艺术概论》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就仿扬雄《解嘲》做《释毁》,长大后拜同乡季本为师。诸在学为生员时就已负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聘为幕府,与歙县余寅、鄞县沈明臣同管书记。宗宪得到一只白鹿,准备献给朝廷,令徐渭起草奏表,与其他幕僚起草的奏表一并寄给与他相好的学士,请他从中择其优者上报朝廷。学士以渭所拟的表文进呈,世宗大喜,特别宠爱宗宪,宗宪也更加器重徐渭。总督府戒备森严,将吏们低头出入,而渭却头顶角巾,身穿布衣,一付平民打扮,与总督府中的人长揖交谈。幕府有急事,夜深敞开督府大门等他来商议。如果渭喝醉了未来,宗宪派人去好好照顾。

徐渭熟悉兵法,好用奇计。宗宪擒获海寇徐海和王直,都是渭参与谋划的。渭借宗宪之势,颇为骄横。后宗宪下狱,渭惧祸,得疯狂病,用大锥刺耳,深至数寸。又用椎击碎肾囊,都没死。随后杀其后妻,官府依法将其打入死牢,同乡张元忭极力救他出狱。他游历金陵,到达宣、辽,考察了诸边寨要地。与李成梁诸子十分友好。入京师,在元忭家做客,元忭要他讲述礼法,渭不遵从,含怒而去。后来元忭去世,渭身着白衣去祭吊,抚棺恸哭,却不说他是谁。


渭天资超人,诗文高出同辈。善写草书,工于绘画花草竹石,曾自称“:我是书法第一,其次是诗,再次是文章,最后才是画。”嘉靖时期,王世贞、李攀龙创立“七子社”,谢榛因是一介平民而被排斥。渭对于达官贵人压迫平民非常义愤,誓不与王、李等为伍。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漫游越中,得到渭诗文残稿,给祭酒陶望龄看,都大加赞赏,刻印成集,流传于世。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9b3f0c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