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转换中的选择--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

2023-01-20 08:5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转换中的选择--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欢迎阅读!
台湾,本土,心态,时期,转换

语言转换中的选择--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

张晓平

【期刊名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期】2014(000)008

【摘 要】20世纪初,台湾处在文学语言的迅速转换中,一方面文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换,另一方面是汉语向日语转换。作家面临着创作语言的选择,而在日本殖民强权统治和文化殖民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文学语言种类或类型则反映了作家不同的话语立场和文化心态。语言具有工具性,但语言也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性、区域性、文化性。汉语写作有着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反殖民的现实意义,日语写作也不完全是殖民文化的投影,我们应该透过语言层面发掘作家的文化心态和思想本质。 【总页数】6(P125-130) 【作 者】张晓平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 文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台湾“日据时期”作家与“东亚鲁迅”的精神关联--以杨逵与赖和为中心 [J], 古大勇

2.差异化呈现与参差的对照——论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经验” [J], 马泰祥

3.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小说创作中的"中国情结" [J], 黄红春


4.论日据时期台湾乡土作家的文化心态——以赖和、吴浊流的乡土小说为例 [J], 张晓平

5.日据时期日本作家台湾形象的相关性想象 [J], 徐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9fcb53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