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应用

2022-12-07 21:4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应用》,欢迎阅读!
企业集团,构建,服务中心,探讨,财务

探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王振宇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和规模效益而向集团化发展,但庞大的规模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多的管理困境。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财务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基于此,本文以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为研究对象,以财务共享服务优势为切入点,提出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则和具体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及应对措施,以期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启示。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企业集团;构建;应用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主要是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些大量重复的业务集中起来,通过业务流程标准化梳理,将其整合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服务模块中,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用以为企业各分支机构提供财务服务,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

一般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财务核算的集中化,二是财务业务的一体化,三是信息技术同一化,其作业对象是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流程,手段则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它处理的业务主要是专业服务和决策支持两类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因为其内在特点的独特性及其组织形式的创新性,从而使得其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应用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优势:

一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集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即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之后可以将原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相关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使得财务工作分工更细、更标准,实现了规模效益,对于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具有帮助作用。

二是能够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即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方面可以通过规划统一的集团适用标准来消除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业务流程上的差异,为信息共享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则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数据的共享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度提高。

三是可以提高管控效率,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即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各成员单位的单据是基于不同流程和业务分工而被分配到中心的,由中心统一审核记账,这样使得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对中心是较为透明的,从而在提高管控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规避财务舞弊风险。

三、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原则及具体步骤

(一)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则


企业集团要在内部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遵循以下四大原则:一是必须遵循目标明确、逐步推进的原则,即在集团范围内必须统一明确财务服务的目标,并分阶段逐步推进;二是遵循业财融合的原则,即通过完善财务集中管理机制以形成业务和财务的双向互动融合;三是遵循配套完善、全面沟通原则,即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要注重沟通,以将财务管理变革的风险降至合理范围;四是遵循定期评价、持续优化的原则,即为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必须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和优化。

(二)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具体步骤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须按照“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绩效管理”的具体步骤来进行:

在组织结构设计阶段目前常用的层级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运营实体,该实体完全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对集团总部负责,同时也可以为外部客户提供业务服务,另一种则是财务共享中心具有非独立性,该中心隶属于集团财务部,只为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服务,两种层级结构的中心组织形式适应于不同管理模式的集团。

对于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的优化,目前较为常用的实践模式是“先统一,再集中,最后再共享”,即先进行财务业务的集中,并保留一部分流程,对其他流程进行改善优化,之后再探索对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改善,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过度较为简单且易于节约成本。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在于降低风险、提高业务操作的效率,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只有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作用,提高其管理效率,一般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影像系统、银企直联系统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完成的最后环节是绩效管理,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水平,是企业集团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常用的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有局部考核指标和全局业绩衡量体系两种模式,其中局部考核指标具有增强指标公允性的优势,而全局业绩衡量体系的关键在模拟市场定价法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集团整体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四、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和应对措施

虽然在企业集团内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较强的管理优势,并且也具有实践可行性,但是不可否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难点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整合水平的不足,即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成本、建设周期等问题而难以打通业务系统和预算系统等实现集团整体的系统整合,从而造成信息化整合水平的不足;二是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的过程中,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将会面临一定的革新,主要是这种集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会限制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自主权,因此在实践中将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针对企业集团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述的困境和难点,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一是从财务战略管理的角度着眼,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短期成本的增加、建设周期较长等困难,而应当从集团整体的未来发展需求为指导,在集团内部实施全局性的系统整合,彻底打通业务系统和财务预算系统的关联,从而来更充分的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作用。


二是做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即通过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做好构建过程中财务人员岗位变动调整的协调工作等,以进一步减小中心构建过程中的环境阻力。

三是注重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财务信息数据的集中性,这既给财务决策快速获取云计算分析数据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

五、结束语

计算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创新型的管理思路,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应用,这一创新性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从企业集团的角度,在阐述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原则及具体步骤的基础上,分析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的困境和难点,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应用提供思路。

參考文献:

[1]杨奕.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06.

[2]王宇.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03.

[3]龚盛楠.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实施—以A公司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06.

[4]罗咏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服务实践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

[5]李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aad808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