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12-05 18: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课时,教学设计,秋天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想象奇特、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作者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文章描写具体生动,用词精确。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城里孩子对秋天原野的直观感受不如农村孩子。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钥、匙、趁、柿、菠、喇、衔、裳”8个生字,会写扇、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

2、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8个生字,会写扇、邮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d708f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