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语文

2022-03-20 07:1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语文》,欢迎阅读!
语文,浣溪沙,初二,注释,原文

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

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个人生平

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1


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 社会评价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1112年)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在诗中难免有些政治思想。 苏轼·浣溪沙练习题附诗词原文 一、读苏轼《浣溪沙》,完成练习。 1.苏轼是朝的诗人。

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

他写的诗《题西临壁》有两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


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这首词还有“序”,是:。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下阙是: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附:

【苏轼浣溪沙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03b8a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