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2022-05-05 00:0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欢迎阅读!
望湖楼,二十七日,苏轼,教案,六月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 3、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 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00年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

1


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书)

2、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呀(理解诗意)

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了。 三、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悟诗境) 四、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师:你们一直都是这么聪明,真正的聪明人要能说出它好在哪?

2、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对仗工整。讲究押韵。

2


五、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了呢?自己练读。(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 2、品读。

3、再回头看题目,这个''字又作何解释(陶醉) 六、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师:于老师刚才已经说过了古人写诗写词是用来吟唱的,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 2、师生吟唱。

3、总结学习方法。(读诗――解诗赏诗――唱诗) 七、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读苏轼写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睛后雨》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有什么学生自读。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e4c9fc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