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占座问题

2022-05-01 21: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分析占座问题》,欢迎阅读!
经济学,分析,问题



A 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如何理解“理性人”的行为和机会成本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试着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

占座——理性人的选择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本来早起就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当然,这可能声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但是,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

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报酬. 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固定占座人——发挥相对优势使交易群体获利

如果说,你们寝室每天需要有一个人负责占座,那么是每天轮流还是固定人选好呢?答案是后者.这体现了人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创造价值,并将之与具有其他相对优势的人进行交易,从而使得交易各方从中获利的经济学原理.

规定轮流占座并非不可,大家的收益并未改变,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机会成本是不同的.A习惯晚睡,因此早起半个钟头对他来说无异于酷刑加身,勉强爬起来完成“神圣使命”,可能将导致一天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相反,B习惯早起,占座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C不仅可以早起,而且拥有先进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占座对他来说更加容易.三者在占座这一行为的相对优势比较中,C大于B大于A.那么当在三人中作出选择时,C无疑是最合适的,A也许可以利用晚睡的时间为大家提水,B也许可以利用早起时间去买早餐.于是各自发挥相对优势,结果使整个交易群体从中获利. 座位轮换制——另一种制度设计的优劣

抨击“占座”的人,往往会指出占座违背了公平的原则,每个人都应当平等的拥有占有好座位的机会.于是他们提出他们认为公平的制度-座位轮换制,即每人编号入座,每周逐排调动. 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首先它的操作性较强,同时它为人们提供了明确的预期.你可以不必为占座操心,因为座位就在那里等你,因此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次,正如它


的支持者所言,在长期内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好位子(当然也必然获得坏位子),于是实现了一种表面上的公平.

而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其极有可能引发不效率的结果,因此从实质上背离了公平原则.,由于它是强制性的而非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于是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方面,那些给予某些座位最高评价的人得不到该座位,而另一方面,某些人可能由于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而对这些座位评价很低.于是这些座位无法在他们身上发挥最大效用,甚至还会由于他们的缺席而导致资源的无谓损失.这种趋势的出现,正如一方面穷人食不裹腹,一方面富人挥霍无度的反差.你能说这是公平的吗?其次,座位轮换制显然使前面论及的种种占座所带来的好处都无法实现.

综上,不难发现,座位轮换制弊大于利,而导致其不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违背了竞争原.考察“座位轮换制”,我们会发现他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何其相似,而几十年单一计划经济带来经济落后的教训告诉我们,竞争观念必须加强. 运用“行政”手段——对占座无效率的克服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占座带来的种种优越性.但是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由于运用不当也可能造成不效率的出现.因此,我们还需进一不讨论对这种不效率的抑制.

比如说,如果8点上课,而楼门6点就打开了,由于竞争的存在,意味着占座人必须6点前赶,这便加大了占座的机会成本,而影响人们的获利.于是,在一定情况下,当人们认为机会成本超过了其收益时,便会退出竞争,而使得占座带来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更严重的是,由于必定有人坚守阵地,而这个坚定者作为一个理性人,为了弥补这部分增加的机会成本必定会努力扩大收益.由于此时不存在其他竞争者,他想占多少座位都不受限制,于是便形成了其对座位的垄断,那些对座位高评价的人仍无法得到座位,从而导致不效率,不公平.那么是不是需要对占座的数量加以限制呢?答案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因为没有人可以监督其占了多少座位).事实,只要将开门时间做一调整即可.当调整到上课前半小时时,由于大量竞争者的介入便有效地遏制了这一情况.

再如,有人长期以本占座,妄图一劳永逸,对付这一行为的措施是开门前将本收回,以保证每个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总之,正如政府在市场中对“市场失灵”的干预,用“行政”手段调整占座制度,同样可以发挥积极功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838a083186bceb18e8bb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