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022-04-14 16: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完善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欢迎阅读!
股份公司,预算,管理体系,完善,全面

如何完善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作者:唐晓莉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15



唐晓莉

预算管理对股份公司而言具备重要的作用,是股份公司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体系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有效合理地控制经营成本和费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资金压力,使企业处于稳步良性的发展状态。因此,股份公司必须注重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公司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以此来实现良性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股份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问题 措施

伴随当前公司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善,以战略性、系统性和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全面预算管理渐渐转化为了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与手段。但以当前情况来看,股份公司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若想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高质量实施,就应积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股份公司健康发展。

一、股份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第一,预算管理文化缺失。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全体成员树立预算意识并积极参与,但以当前情况来看,虽然不少股份公司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未对全体人员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致使全体人员未深入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1]。并且,由于未在公司层面打造全面预算管理文化,所以股份公司一部分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忽视和消极态度,而且还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作财务部门的分内之事,未意识到自身在此项工作中产生的影响。

第二,管理人才匮乏。以企业内部实施情况来看,不少股份公司的财务部门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将以往的财务核算方式当作主要方式,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识。企业内部严重缺乏管理人才,用以往的会计核算方式来进行预算,没有根据股份公司的实际经营和生产模式及合规的业务流程来实施客观、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在此情况下,全面预算对股份公司的重要价值难以彰显出来。

第三,预算考核体系缺失。绩效考核和预算体系应并行实施,相辅相成。如果二者之间存在不一致或者不匹配的情况,就会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严重缺乏权威性,同时还有个别股份公司并不具备预算考核体系,导致“抢资源”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影响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四,预算流程存在问题。不少股份公司会将年度预算编制作为一项关键任务,但没有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运用的编制方式单一,未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滚动预算,因此难以保证预算方式的有效性,也未充分衡量各预算单元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分配指标的过程中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致使部门之间产生矛盾。或在进行预算调整时过于刚性、随意,如此势必会影响最终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由此造成的问题也不在少数,严重影响到股份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公司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二、完善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从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方式来说,需设置领导层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以此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在委员会之下还应包括预算办公室,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日常机构。另外,要建立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应设置专职的管理机构,由各机构开展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而对预算管理相关组织来说,不应仅仅开展调整预算、编制预算以及下达预算等工作,还应积极地参与公司层面的制度建设以及管理团队的构建等。

系统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良性促进作用。通过实施精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源头上对公司的成本进行管控,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相应地为公司的利润增长带来益处。预算管理体制的完善,会有效促进公司内部制度的完善,合理分配公司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有效控制公司的开支,更可以预测公司的经济利润、现金流量问题、资产负债问题、资金筹措问题等。

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会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全员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在这种状况下,可以有效发挥公司各部门的职能,在公司上下的通力配合下,盘活公司的资金。

(二)打造全面预算管理文化

财务部门必须积极地打造全面预算管理文化,以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来促进股份公司领导层和全体工作人员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全体人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效果[2]。

在股份公司发展前期,影响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即人员的职业素养,其和公司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就像车夫拉车,最终能拉到多远的距离,往往取决于车夫具备何种操作能力和主观意志。因此,必须积极地打造全面预算管理文化,提升全体人员对此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拉好企业发展这辆“车”。

(三)打造高素质的会计管理团队

对股份公司来说,若想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会计的工作能力。对此,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会计转型,由于预算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许多股份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均为会计,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以会计核算的方式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之下,更应注重会计的转型[3]。另一方面,还应使会计切实认知到全面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别。会计核算工作在开展阶段,强调对事后已产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报账以及核算等,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则强调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融入相关的业务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方面的技能,还应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务内容。

应增强管理人员的全局管理意识。现阶段不少公司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往往是在下达预算之后,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各组织机构内部的系统数据,对预算进度进行汇总和通报以及预算考评等,但对执行阶段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却未加以管理,在管理方式上也存在单一性和粗放性,对此,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全局管理意识,使其全面协调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注重解决工作开展期间产生的问题。

(四)建立预算考核和分析体系

第一,建立月度分析制度。融合(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对预算和经营二者的分析内容,以预算分析细化差异性。主动分析与了解股份公司业务开展的真实状况,通过月度经营分析,


解决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各项数据,统计本月经营状况,最终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根据。

第二,以预算分析为前提,在预算调整的过程中应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若随意调整预算,则会难以达成股份公司的发展目标,也会失去预算本身的价值。除了股份公司外部环境以及经营目标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外,在每季度末调整一次股份公司的预算,或者每半年度调整一次,这样才更利于确保预算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便于防范发展方向错误等问题。

三、结语

预算管理是股份公司达成发展战略、获得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方式。对股份公司而言,必须注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通过打造全面预算管理文化、打造高素质会计管理团队等诸多手段,来切实完善与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管理质量,推动我国股份公司获得稳步、健康发展,尽快实现股份公司经营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最终使股份公司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作者单位为河南博源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何光焕. DJ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分析与完善研究[J.时代金融,201835):131+133.

2 徐志军,周天红.资产管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完善探究[J.财会学习,201829):51-52.

3 管友明.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与完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52+28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7ed111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