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

2023-04-08 00: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欢迎阅读!
四时,田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 2. 3. 4.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认识、书写“昼、耘”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吟诵、看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3.带领学生拓展阅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介绍田园诗,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咱们一起读了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叫------《乡村四月》。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优美的山村风光和村民的勤劳。 2. 3.

一起诵读《乡村四月》 回忆《乡村四月》的学习步骤。

出示ppt1.解读诗题,知作者。 2.结合注释,明诗意。 3.诵读想象,悟诗情。 二、解读诗题,知作者。

1.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样几个步骤来读另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 2.指名读诗题,解读诗题。注意“兴”的读音(第四声) 3..学生分享查到的诗和作者的相关资料。

出示ppt(介绍宋代诗人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同情人民疾苦的文人。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要读的这首诗就是夏日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三、 初读古诗,结合注释,明诗意。

1. 2.

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试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 指名读古诗,正音。全班齐读。

4.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呢?结合注释和同位小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⑴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 板书:村庄儿女


童孙

村庄儿女指谁?(指村子里的男男女女。 童孙指谁?(村里的小孩。

⑵这首诗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在干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学生逐句说。

第一句(白天除杂草夜晚把麻搓成线。)出示ppt,介绍麻的用途。板书:耘田 绩麻 相机指导书写“耘”和“绩” 第二句(村子里的男男女女每个人都各干各的活儿。)猜猜看,他们平常会干什么活儿?(插秧、收割、除草、织布……他们各干各的活儿,各做各的事,这就叫“各当家”)板书:各当家

第三句(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的事。

第四句(他们也在茂密的桑树底下学种瓜呢!)板书:学种瓜 四、 诵读想象,悟诗情。

1. 2.

再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村里的男男女女和小孩在做什么。

读了这首诗,村里的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勤劳、辛苦、忙碌、懂事……(说理由,引导结合诗句让学生体会村民忙碌、辛苦。 3.

在村里,你可能是一位大叔、大婶、小姑娘……你可能会忙什么呢?我来问一问。(师生口语交际,进一步体会村民的辛苦、勤劳、可爱!

过渡:乡村里的人们虽然都在忙碌,虽然都很辛苦,可是他们的心理却是——甜蜜的。为什么是甜蜜的?(先苦后甜,有付出就有收获) 4. 5.

指导读出村民忙碌并快乐着的感受。指名配乐读诗。

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写下自己的感受。(配乐) 出示ppt: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体会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____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____之情。

学生写感受,交流。相机板书:喜爱 赞美 6.

熟读成诵。(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五、 介绍范成大的其他诗,初知山水田园诗。

1. 2.

师摘录几首《田园杂兴》分享给大家。四人小组练习诵读、展示。 介绍山水田园诗及山水田园诗派。激发学生诵读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村庄儿女 耘田 绩麻 各当家

喜爱 赞美 童孙 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肖晶



《四时田园杂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宋代诗人范成大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乡村男男女女耕织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场景,展现了农家夏日农忙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的形象。这首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

在认真研究文本和学生的基础上,形成了我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古诗《乡村四月》的学习步骤为范例让学生自读、自悟,经历解读诗题知作者、结合注释明诗意、诵读想象悟诗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处理好读、说、写与理解诗歌内容的关系,处理好电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与感悟诗情的关系。教学中,我重点做到了如下几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22df4a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