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的讨论

2023-04-28 06: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交换理论的讨论》,欢迎阅读!
交换,理论,社会,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交换理论的讨论

作者:王丹阳 王楷博 罗其勇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2

要: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奖赏和报酬对人所有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均起到向导作用,它分为员工与组织的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原则三种类型。 关键词:社会交换;情感;认知

20世纪60年代,社会交换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逐渐发展起来。社会交换理论是基于假设所有人为经济人的前提,认为奖赏和报酬对人所有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均起到向导作用。 1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于交换思想,根据学科类别的不同,交换思想又分为多种类别,具体有以下三类:功利主义古典经济学的代表学者亚当·斯密和洛克等人认为,人为了得到自己想拥有的资源,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本能地采取交换行动,进而达到目的;人类学家的代表学者詹姆斯·弗雷泽,在1919年首次用交换思想分析社会制度问题,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换的动力是来源于自身的需求,而且在交换中形成了权力和地位;社会传统学的代表学者西美尔认为,在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需求的物品,并且最终通过一定的条件达成协议,将物品成功交换,但也许会由于双方的意见不一致而形成冲突;行为心理学类代表学者斯金纳认为,人的意识需要通过人的行为得以体现,而人的这种行为反应与环境的刺激是有一定的函数关系的。

2 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

21世纪初,特纳对交换理论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在行动者确立目标的基础上,以实物或其它形式对交换对象进行支付,而接受支付者将以某种实物或者其它形式进行回报,最终行动者与接受支付者达成一致,实现交换的过程即为社会交换。此外,我国学者吴继红(2006)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交换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将社会交换理论分为员工与组织的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原则三种类型。

探讨个体和集体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明确集体的激励机制和个体对集体的贡献,为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Bamard1938)认为,让员工为组织做出一定贡献的前提是组织对员工有一定的诱因,进而让员工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做出更多的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此外,对于提供诱因的组织而言,必须做到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才能让组织相应的支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进而确保组织的生存。1958年,March & Simon提出,对于个体而言,当诱因高于自身贡献时,个体的满意程度会提高;当诱因小于自身贡献时,员工的满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会下降。因此,组织要为员工提供同等水平的物质或精神层面的诱因,确保员工尽自己的全力为组织做贡献。

人际社会交换是指员工个体与个体的互换,它与个体和集体的社会互换存在异同。相同的地方为:两者的交换内容相似,均为资源交換;均追求交换物品对等;更多的交换内容体现为邻近物品,如组织可以以金钱的形式与员工的服务进行交换,但不一定可以与员工的情感进行交;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否增强,需要通过双方对约定的履行情况而定;双方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来达成共识。虽然社会交流与个体和集体的社会交往是相似的,但个体和集体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多的是组织对员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监督,最终确保个体对集体的回报。在互换过程中,集体占绝对地位,然而人际社会交换中往往不会出现这种情形。1964年,Blau提出交换行为是指行动者可以从回报者处得到对等的激励,采取相应行动的自愿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得知不能从回报者处得到相应回报,则行动者会停止行动。人际社会交换根据交换特点,可以分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其中,经济交换往往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交换双方应承担的责任;而社会交换并未清楚详尽地将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列出,而是需要由回报者根据行动者的做法进行相应的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回报。人际交换的内容有:钱币、商品、服务、信息、地位和爱等。

在社会互换过程中,互换双方均需遵循互惠原则。1960年,Gouldner首次提出互惠原则,在人们都是好人,并且均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回报的假设基础上,他认为回报者会对行动者做出回报,并且回报的程度取决于行动者的表现与价值。此外,他根据双方交换的内容分为异质互惠和同质互惠。异质互惠是指双方互换的物品价值相等,而内容有差别;同质互惠是指价值相等,内容也接近。基于互惠原则,要想让员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组织即使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也要尽量确保满足员工的需要,给予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激励,这样才能让员工做出更多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 3 结论

综上研究,对于社会交换理论而言,个体为了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和别人建立联系,并会积极回报自己的恩人。因此,当员工感知到的情感承诺比较高时,则会做出更多的角色内和角色外行为以回报组织或组织中的其他个体。 参考文献

[1]周志娟,金国婷. 社会交换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1):281. [2]王红芳,杨俊青,刘伟鹏.总体报酬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J].科学20193310):76-8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2b5748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