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历史典故

2022-08-30 22:08: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木为信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立木,历史典故

立木为信历史典故

立木为信前史典故

立木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释义】商鞅为推广新法而取信于民的办法。比方只要言出必行。 【前史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华夏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广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大众信赖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行为引来了许多老大众,他们围在一同议论纷繁。其间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间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咱们恶作剧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以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假如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大众又开端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恶作剧,这么简略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愈加置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瞬间,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情绪,说:“我能够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跟着他,想看个终究。那人抵达北门后,商鞅当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大众纷繁称誉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大众,他拟定的新法公布后,得到顺畅推广。 【生长心语】

1 / 2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说明晰他干事的决计和勇气。其实,不只他变法如此,日子中但凡都应以信为重。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质好坏的规范。信守许诺的人,会赢得世人的信赖。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容易改动,假如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可,则会失掉很多人对自己的信赖,本身形象在他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c7a4611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