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读书笔记二

2022-04-25 05: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吕氏春秋》读书笔记二》,欢迎阅读!
吕氏,春秋,笔记,读书

《吕氏春秋》读书笔记二 本生—我的积累】 【原文节选】

1.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译文】

1、水的本性是清澈的,但因为泥土混杂在水里,所以才不清澈。人的天性是可以长寿的,但因为身外之物不断搅扰他,所以就不能长寿。外界的东西是用来修养生命的,而不是用生命去追求的。现时代的人们,糊涂的大多用生命去追求外界的东西,这就是不知道轻重了。不知道轻重,就会把重的当作轻的,把轻的当作重的。如果这样,那么一举一动没有不失败的。如此做君主,就会昏庸悖谬;如此做臣子,就会乱纲乱纪;如此做儿子,就会狂妄自大。一个国家有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就势必要灭亡,不可幸免。 本生—我的感悟】之一

人们无一例外的希望长寿,却也希望放纵享受生命,于是对外界的诱惑缺乏抵抗力,以至于不惜损害生命以求物欲的满足,要知道外界的东西是用来修养生命的,而不是用生命去追求的。追求的结果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形成用生命换金钱物质享受,用金钱换健康、


换生命,能换吗?轻重不知,本末不知于己于人于国“则每动无不败” 谨记:“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原文节选】

2、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译文】

2、富贵而不懂得养生之道,正足以成为祸患,与其这样,还

不如贫贱。贫贱的人获得东西艰难,即使想要过度地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又从哪儿去弄到呢?出门乘车,进门坐辇,务求安逸舒适,这种车辇应叫敢招致脚病的器械。吃肥肉,喝醇酒,极力勉强自己吃喝,这种酒肉应该叫做腐烂肠子的食物。迷恋女色,陶醉于淫靡之音,极尽享乐,这种美色、音乐应该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这三种祸患都是富贵所招致的。所以古代就有不肯富贵的人了,这是由于重视生命的缘故,并不是用轻视富贵钓取虚名来夸耀自己,而是为保全生命。既然这样,那么以上这些道理是不可不明察的。 本生—我的感悟】之二

时间流逝,流逝不去的是古人笔下的文字是如此清晰的再现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出进小车,烟酒麻将、名包名表、迷恋女色、


沉醉于淫靡之音……好像这些就代表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身份的提高,代表着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的,殊不知他们恰恰是招致脚病的器械 腐烂肠子的食物 砍伐生命的利斧。古人的生命哲学,养生之道为什么我们弃之一旁,充耳不闻呢?贵而不骄,富

而不奢真的很难吗?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质量的最高境界是健康,幸福的生活来自自足自律,而不是纸醉金迷,贪

婪享受。

谨记: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1532c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