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

2022-03-20 07:3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二则》》,欢迎阅读!
论语,二则

《论语十二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


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处都有老师.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改变?),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e889e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