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

2023-02-06 16:3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 》,欢迎阅读!
司马光,课时,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的孩子。学会用“别的小朋友 ,可是司马光却 。”进行思维说话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3.播放歌曲《司马光砸缸》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小朋友掉进水缸里的情景。 观察:花园里还有什么呢?

2.课文是怎样写的?指名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3.看画面,试背这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出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的情景。

2.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是怎样做的?自由朗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3.对比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情景。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试背课文这一段。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4.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5.自由背诵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6.讨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救小朋友吗?哪种方法更好?

7.小结:司马光就地取材,用石头砸缸救人,充分体现出他的机智和勇敢。 四、积累词语,课外延伸


1.找找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五、全课小结:你从司马光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一个小朋友 得救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

不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c4ab69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