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2023-03-27 23: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韦编三绝,成语故事,关于

关于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韦编三绝

【汉语注音】: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韦编三绝的意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然后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废寝忘食地学习。

【韦编三绝的近义词】:三绝韦编、悬梁刺股、穿壁引光、囊萤照读、引锥刺股、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的反义词】:一暴十寒、偶一为之; 【韦编三绝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是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就离他而去,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整理古书,并编写了很多著作。晚年的孔子仍然是勤学研究手不释卷。西汉司马迁在

1 2


《史记》中记载道:“孔子在晚年的时侯开始研究《周易》,他为了把《周易》读懂,如饥似渴地反复学习,他读完第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读完第二遍掌握了它的要点,读完第三遍便有了深刻的理解。”古代时人们用牛皮绳把竹简串在一起,孔子在翻看《周易》的时侯因为次数太多,结果把牛皮绳磨断了好多次,后来人们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概括孔子这种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韦编三绝例句】

东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在卭笮十余载,沉研《易》象,韦编三绝,赋诗纵酒,以乐当年。”

杨伯峻《黄季刚先生杂记》:“当时太炎先生赠一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太炎先生是催他写书,他却认为是谶(chèn)语。”

【韦编三绝造句】

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能够举一反三,期待创新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你乐此不疲地钻研技术,如果再学习古人韦编三绝的做法,脚踏实地一定能琢磨出其中的门道来。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015245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