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2022-04-07 17: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欢迎阅读!
高山流水,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高山、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独奏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两千多年来,《高山》、《流

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相传伯牙是春秋时著名的七弦琴演奏家,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苟子·劝学篇)中有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语,就是说匏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跃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的草料马也仰首而听。伯牙的琴声能够模仿很多种自然界中的声音,并且能表达各种情感。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理解他的琴意。所以,他常常

因此而感叹无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在完成使命以后,俞伯牙乘船逆汉水而上,准备返回晋国。但刚启程不久,就在汉阳遇上了大雨,不得不命船停泊在岸边。俞伯牙命令仆人取出随身携带的七弦琴,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就在船舱中抚起琴来。他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遇到懂得音乐并理解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伯牙走出船舱,见到岸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签的樵夫,这位樵夫叫钟子期,生活在汉水边,以砍柴为生,闲暇时喜欢读些诗书。刚才在附近躲雨,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船边。俞伯牙问他:你听我弹琴,但是你能听懂其中的寓意吗?钟子期答到:能。于是,俞伯牙马上换好琴弦。他鼓琴一曲后,问钟子期:何也?子期答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又鼓琴一曲,子期曰: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立即走到钟子期面前,一揖

到地,激动地说:我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知音之典故由此而来。 俞伯牙遇钟子期 雨过天晴,俞伯牙必须启程复命去,两人分别时约定,明年此时

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俞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便向这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钟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俞伯牙会在这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俞伯牙。俞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钟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 后人称颂其事,在此筑馆纪念,称为琴台,现琴台东对龟山,西临月湖,成为武汉

著名古迹胜地。 清朝著名文人宋湘曾随友人到古琴台游玩,当他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感动,他当即在古琴台的墙壁上题诗一首: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

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52fa1cb307e87101f696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