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下一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023-01-11 01:0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下一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欢迎阅读!
高山流水,知音,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下一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出自《列子 汤问》。成语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知音,是一个十分动人的字眼。人生天地间,有一知音,是一大幸事。管仲曾感慨: 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即鲍叔牙)也。 江淹送相知之好友时伤感地写下千古绝唱《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浦下,伤如之何 鲁迅也曾为志同道合的瞿秋白写过两人相处的感受: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 两千年前武汉,今天位于龟山月湖侧畔的古琴台。

古琴台三面环水,像一个湖中半岛。四周树木葱茏,花卉飘香。清风徐来,明镜似的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波浪。阵阵林涛,似乎在诉说着 俞伯牙鼓琴遇知音 的人生佳话,那是遥远的绝响,穿透所有的时空,温暖了漫漫的历史岁月。

两千年前的一个中秋月夜,身为晋国大夫的楚人俞伯牙,驱竹船来到月湖侧畔。当时雨过天开,皓月千里,银光洒满大地,江水滔滔东流,心中高兴就弹起琴来。俞伯牙乃一代琴师,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其代表作。荀子《劝学篇》中有 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之句,说连马都醉音乐而忘记吃草了。琴声透过了寂寞的夜空,一曲未终,有人大声叫好。伯牙忙叫童子去看动静,终于在柳荫深处、芦苇丛中发现一个樵夫 钟子期。 钟子期精通乐律,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由于二老在世 不远游 ,拒绝


高官厚禄,以打柴为生,奉养父母。这时,他听到琴声不俗,就认真听起来。当琴声渐入佳境,他不由得失声叫好。

俞伯牙见此人相貌不凡,仪态风雅,就问他适才所听何曲?钟子期回答乃《孔子叹颜回之曲》。伯牙大喜,乘兴又鼓一曲,钟子期赞道: 美哉,巍巍乎意在高山。 俞伯牙不语,又鼓一曲,钟子期又赞道: 汤汤乎意在流水 。俞伯牙佩服钟子期的才智,遂结为兄弟。别时,俞伯牙约定明年的此日到钟子期家作客。

次年,俞伯牙带着厚礼,来到钟子期家村头,不见子期来接,心中很不好受。忽见一老翁看他,正要开口,老人道: 来者莫非是俞伯牙吗? 俞伯牙说: 正是。 老人骤然大哭,说: 我儿前三天已经死了,临死前告诉 你今天来我家,让我迎接。 俞伯牙听罢,泪如雨下,即安慰老翁: 我与钟子期如兄弟,二老犹如我的父母,以后二老的生活费用由我来供 伯牙去坟地祭了子期,在墓前弹了一曲,感到再无知音,遂将琴摔断,火化谢别了知音。

以后每每想起钟子期,俞伯牙便优伤欲绝,一次大醉后慷慨悲歌: 琴摔碎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拥有知音的人生是了无遗憾的人生,让友谊之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4ffa7a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