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2022-11-13 16: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建德,教学设计,江》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比树木还低些,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我国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浩然的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2.课件出示《宿建德江》。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

二、学习《宿建德江》


1.走进作者和写作背景,视频故事激趣。

2.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配乐)

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

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三、明诗意,悟诗情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与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 2)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3)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反馈:

第一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生读句子,说诗意

重点理解: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陆地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2)诗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第二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生读句子,说诗意,谈感受。

重点理解: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2)诗意: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3)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2. 播放朗读视频,进入古诗情境。

1)《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四、总结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2.师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661813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