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植物

2022-03-29 11:5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生物与植物》,欢迎阅读!
微生物,植物

進階題微生物和植物

測驗時間:60

日期:

班級:

一、單選題(1~50 每題2)

1.有關愛滋病病原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具有套膜(膜套) (B)不具有酵素 (C)其核酸為DNA (D)主要侵犯人體神經系統

2.下列何種胞器與變形蟲、草履蟲等原生生物的消化分解作用有關?

(A)溶體 (B)微粒體 (C)中心粒 (D)內質網 3.細菌具有下列何種構造?

(A)粒線體 (B)核糖體 (C)中心粒 (D)內質網 4.下列那些疾病的病原體,其個體呈桿狀?

破傷風 肺結核 猩紅熱 淋病 百日咳 梅毒 砂眼 (A) (B) (C) (D)

5.以下實驗用以研究某抗生素對四類細菌(PQRS生長的影響,那一類細菌對此抗生素的抵抗性最差?



(A) P (B) Q (C) R (D) S

6.若細菌每30分鐘分裂一次,則在理想環境下,一個細菌在一天可得多少個子代細菌?

(A) 272 (B) 32 (C) 242 (D) 248 7.下列那些疾病,其病原體為細菌?

傷寒 肺炎 肺結核 腦膜炎 日本腦炎 炭疽病 腮腺炎 登革熱

(A) (B) (C) (D) 8.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何項正確?

(A)日本腦炎病毒是經直接接觸而傳播 (B)小兒麻痺病毒,會使寄主細胞瓦解 (C)狂犬病病毒只感染犬類 (D) HIV病毒是經由蚊蟲傳播

9.下列病毒依照其所含核酸的不同,可分為那兩大類? TMV 腺病毒 HIV 腸病毒 天花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B型肝炎病毒

(A) (B) (C) (D) 10.有關溶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可溶解原核生物的細胞壁 (B)可溶解真核生物的細胞壁 (C)存於人類的眼淚和唾液中 (D)亦存於蛋類的蛋白和噬菌體

11.病毒皆不具下列何種構造?

(A)核酸 (B)套膜 (C)蛋白質 (D)核糖體

- 1 -

座號:

姓名:

12.下列有關黑黴菌菌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呈黑色 (B)具隔壁 (C)根狀菌絲可行有性生殖 (D)直立菌絲頂端可形成孢子囊

13.下列各項為病毒與其形狀之配合,何者正確?

(A)腺病毒-桿狀 (B)流行性感冒病毒-球形多面體 (C)菸草鑲嵌病毒-球狀 (D)噬菌體-蝌蚪狀 14.下列微生物何者不具細胞的構造? (A)病毒 (B)細菌 (C)黴菌 (D) 15.下列有關愛滋病的敘述,那些不正確?

(A)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B)除蛋白質外殼之外尚有套膜 (C)核酸中心為RNA (D)可經握手感染 16.病毒缺乏下列何種現象?

(A)繁殖 (B)突變 (C)生長 (D)基因重組 17.下列各種組織中,何者的細胞間質最為發達?

(A)皮膚的表皮 (B)肌腱 (C)腦神經細胞 (D)心臟肌肉

18.比較人體的表皮和高等植物的表皮下列何者不正確?人體的表皮高等植物的表皮(A)屬於皮膜組織屬於保護組織(B)具有保護作用

具有保護作用

(C)由多層細胞所構成由一層細胞所構成(D)

細胞排列緊密

細胞排列疏鬆



19.哺乳動物的汗腺、唾腺等應屬於下列何種組織?

(A)皮膜組織 (B)神經組織 (C)結締組織 (D)肌肉組織

20.下列何種細胞屬於植物的保護組織?

(A)形成層細胞 (B)木栓細胞 (C)皮層細胞 (D)壁細胞

21.下列何者為導管與篩管的共同特點?

(A)無細胞質 (B)無細胞核 (C)為死細胞 (D)細胞壁增厚形成螺紋

22.下列何種物質最容易通過細胞膜?

(A)鉀離子 (B)蛋白質 (C)葡萄糖 (D)酒精 23.水有輕微的解離,這種現象對細胞的重要性是: (A)可達酸鹼緩衝效果 (B)具調節體溫的作用 (C)影響細胞內酵素的活動 (D)可溶解各種不同的溶質 24.鐵之於血紅素,恰似何種物質之於葉綠素? (A) (B) (C) (D) 25.病毒是:

(A)細胞級的生物 (B)絕對寄生 (C)具有酵素系統 (D)無代謝、繁殖現象

26.下列有關開花植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胚胎植物即為開花植物 (B)胚囊為雌配子體 (C)成熟花粉由小孢子發育而來 (D)花粉管為雄配子體 27.單子葉植物種子萌發時何種構造最先突出土壤表面與陽光接觸?

(A)初生根 (B)芽鞘 (C)幼葉 (D)胚軸




28.將植物分別在黑暗和光照條件下萌發生長則其幼苗之差異,錯誤者為:

(A)莖之有無 (B)節間長短 (C)葉綠體之有無 (D)莖之高矮 29.下列那一種花,蜜蜂最不可能去探訪?

(A)花朵直徑3 mm、淡綠色 (B)花朵直徑6 mm、鮮黃 (C)花朵直徑5 cm、淡黃色 (D)花朵直徑8 cm鮮紅色

30.有關果實與種子的傳播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松的果實具有翅,靠風力散播 (B)水筆仔的果實可靠水傳播 (C)鬼針草的果皮乾裂後可彈出種子 (D)鳳仙花的果實具有翅狀構造,可藉風力散播

31.有的植物異花授粉專賴風力,稱為風媒花下列敘述那項與風媒花無關?

(A)花粉數量特多 (B)通常無蜜腺 (C)花冠特別大而美麗 (D)花粉粒輕小

32.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那一細胞具有3n染色體? (A)花粉母細胞 (B)胚乳細胞 (C)胚芽細胞 (D)葉細胞

33.在演化上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有利是因「有性生殖」有何優點?

(A)為種族延續的唯一方法 (B)使基因有機會重組 (C)產生的後代遺傳性狀差異較無性生殖少 (D)能使生物適應陸地生活

34.為何蘚苔植物只能生活在潮溼多水的地方?

(A)植物體缺少儲水的能力 (B)其葉子太大水分蒸散 (C)不具世代交替 (D)精子得藉水游動以與卵結

35.在植物中,最早具藏精器與藏卵器的是:

(A)蘚苔植物 (B)蕨類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6.就生物的演化而言,有性生殖優於無性生殖,其原因為有性生殖:

(A)產生子代數目較多 (B)產生子代速率較快 (C)生子代基因數目較多 (D)產生子代變異較多 37.細菌的分裂過程中,不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染色體複製 (B)染色體均分 (C)紡錘體形成 (D)菌體中央凹陷

38.有關營養繁殖之錯誤配對為:

(A)甘藷-根 (B)馬鈴薯-莖 (C)落地生根-葉 (D)玉米-種子

39.下圖為豆類種子的構造圖中那一部位細胞基因的組合與其他三者不同?



(A) (B) (C) (D)

41.有關蕈的菌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為:

(A)較黴菌的菌絲粗 (B)有分枝 (C)具隔壁 (D)細胞為雙核

42.固定 塗布 染色,則細菌塗片製作的三個步

驟,依序為:

(A) (B) (C) (D)

43.乳酪、泡菜等食品,是利用那種微生物來製造的?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麴菌 (D)大腸桿菌 44.健素糖是下列何種生物的製品?

(A)香菇 (B)木耳 (C)酵母菌 (D)乳酸菌

45.某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某種微生物發現其菌絲無隔壁,且為多核,則該微生物可能為:

(A)青黴菌 (B)黑黴菌 (C)紅麵包黴 (D)黃麴菌 46.下列微生物何者屬原核生物?

(A)病毒 (B)細菌 (C)酵母菌 (D)黴菌

47.下列何種真菌構造,其細胞核中一定含有二倍數染色體?

(A)蕈柄中的菌絲 (B)可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 (C)產生孢子的酵母菌 (D)黑黴菌的匍匐菌絲

48.黑黴菌的菌絲有多種功能,但不包括下列何者? (A)無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吸收水分養分 (D)產生外毒素

49.下列微生物何者營養方式為絕對寄生? (A)病毒 (B)細菌 (C)真菌 (D)酵母菌 50.槭樹的果實狀如

,則其傳播方式為:

(A)風力 (B)水力 (C)自力 (D)動物 傳播

- 2 -


一、單選題(1~50 每題2) 1.【解答】(A) 2.【解答】(A) 3.【解答】(B) 4.【解答】(D) 5.【解答】(A) 6.【解答】(D) 7.【解答】(C) 8.【解答】(B) 9.【解答】(B) 10.【解答】(B) 11.【解答】(D) 12.【解答】(D) 13.【解答】(D) 14.【解答】(A) 15.【解答】(D) 16.【解答】(C) 17.【解答】(B) 18.【解答】(D) 19.【解答】(A) 20.【解答】(B) 21.【解答】(B) 22.【解答】(D) 23.【解答】(C) 24.【解答】(B) 25.【解答】(B) 26.【解答】(A) 27.【解答】(B) 28.【解答】(A) 29.【解答】(A) 30.【解答】(B) 31.【解答】(C) 32.【解答】(B) 33.【解答】(B) 34.【解答】(D) 35.【解答】(A) 36.【解答】(D) 37.【解答】(C) 38.【解答】(D) 39.【解答】(D) 40.【解答】(D) 41.【解答】(A) 42.【解答】(C) 43.【解答】(B) 44.【解答】(C) 45.【解答】(B) 46.【解答】(B) 47.【解答】(C) 48.【解答】(D) 49.【解答】(A) 50.【解答】(A)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922e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