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

2024-03-11 04: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欢迎阅读!
北楼,宣城,李白,赏析,谢朓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

【题解】

谢公楼在旧宣城县北,原为南朝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名高斋,唐前期 名谢公楼、谢朓北楼。晚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扩建,改名叠嶂楼。是唐以后为 历代文人登临吟咏的胜地。此诗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北楼周围的景物, 一方面表达了对北楼建造者谢朓的怀念之情,而这种怀念在摇落秋风时节里显得 格外抑郁和感伤,实际上反映了他为权贵所排挤,在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感。

【全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①江城:指宣城。宣城有宛溪、句溪二水绕城流过,故称“江城”。②山: 指陵阳山。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诗》有“陵峦抱江城”句。 ③两水:指宛溪和句溪。④双桥:据《江南通志》,宛溪上有凤凰、济川两桥, 隋开皇时建。⑤“人烟”两句谓秋日人家炊烟升起,衬托柚橘,使之带上寒意, 秋天柘枯黄之色染于梧桐,使之显得苍老。谢朓《宣城郡内登望》“切切阴风 暮,桑柘起寒烟。”⑥“谁念”两句谓谁能想到今天北楼之上有人独自对着秋风 怀念着谢朓呢

【赏析】

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又名 公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本诗是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李白三游宣城时所 作。 地处祖国东南地区的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多次吸引了诗人的游踪。开 头两句,就登临高处的开阔视野取景,写诗人对秋日黄昏江城的总体印象, 绘出 了旷远、绚丽的宣城晚晴图。由于诗人站在楼的高处, 放眼远眺,眼前秋阳夕照、 晴空万里的感受是那样鲜明、 强烈,他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古画之中, “杳 然如在丹青


! 李白《当涂赵少府粉图山水歌》 这是从大处落墨的手笔, 为中间两联工笔描绘勾勒了清晰的背景。

如果说开头两句是全局式地展现画面, 则以下四句就是引导读者深味“画” 中浓郁点缀和精妙刻画之处。 “两水”、 “双桥”两句意谓, 环绕宣城县城的宛 和句溪澄澈如镜, 在夕阳的映照下, 横跨宛溪的双桥有如彩虹从天而落。 这是 秋令和傍晚的特点,从登楼远望的角度看眼前景物: 傍晚,夕晖侧映染照, 水光更见明亮, 所以说二水宛如两片明镜夹依江城 ; 水上双桥,光彩陆离, 直如 天上彩虹降落人间。“夹”、“落”二字,将流水依城的动态,桥如天上飞来的 气势充分展现出来,使景物尽具生气,明丽绚烂,光彩夺目,似可扪触。诗人在 秋色中陶醉的心情不言而喻。

五、六两句:“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诗人 眼中,秋日寒烟,使桔柚带有寒意 ; 秋意深沉,使梧桐显得更加衰老。诗人对眼 前景物的表现, 已从形象地再现深入到对物情的细致体察。 时值深秋, 江南桔柚 成实,丹翠相映,本来极富生机,但在黄昏前后人户烟霭的淡淡笼罩之下,又显 得压抑,所以说桔柚也感到秋气侵袭的寒意。入秋梧桐易衰,望中漫漫秋色,桐 叶或黄或落应是秋气感染而致老凋。 桔柚梧桐本无知觉, 诗中写它们的寒意衰老、 全是诗人赋予的拟人感受, 读来自觉寒气袭人, 秋意萧森满怀。 这两句是移情人 景的杰作,融注进诗人空怀壮志而功业无成,晚景凄凉而孤独无朋的悲凉心绪。 一般说来, 李白在秋色中并不时常感伤, 他曾以豪情逸兴歌唱秋天: “我觉秋兴 逸,谁云秋兴悲 ? 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而今,他为什么 会感到孤寒、衰老和悲凉呢 ?这就离不开谢公楼这一特定环境对他思想感情的触 动。登楼,自然忆及楼主谢脁。 脁在 36岁的盛年不但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于格律日趋严整的“永明”作家中,首屈一指,对中国古典诗歌

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他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在 36 岁的盛年 被害而死,但在政治上、文学

上均有所建树。缅怀谢脁,诗人李白不禁感伤自己蹉跎岁月,功业无成。他 这次游宣城时,已进入人生暮年。抚先贤陈迹,览无语江山,老大悲伤的感情一 时涌上心头,凄寒的心境中, 自然感到周围的桔柚都带有“寒”意, 梧桐在秋色 中也像人一样衰老了 !

诗末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抒发怀古幽情。这是登楼抒怀的 诗人自身形象的描写, 而不是抽象的怀念古人之情的抒发。 这样的描绘, 在感人 的历史气氛中活跃着一个活生生的伟大诗人李白的形象, 成为整个江城秋晚图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谁念”一语, 加强了诗人独立北楼的孤独感并表露他知音 无觅的寂寞心绪,“临风”抒怀,见出幽思之深沉。因为,山光水态之美固然激

发人很高的兴致,但诗人在游历中所接触到的人物,却很少知音,他曾苦叹:“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73d43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