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4

2022-10-27 12: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花源记》导学案4》,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

21课《桃花源记》导学案

主备人:唐晓岚审核人:赵翠翠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字(),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感情,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 一、预习导学。 1.给黑体字注音。

然开朗()屋舍然()陌交通()() 黄发垂()便还家()及下() 刘子()太守()与外人隔() 2.重点实词、虚词翻译。

来问讯 至其家太守 其林病终 不知有汉具答 二、合作探究。

(一)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不会的做好记录。 (二)知识点归纳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今义: 交通古义:今义: 妻子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无论古义:今义 不足古义:今义; 2.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3.通假字

“便邀还家”一句中()通(),()的意思。 ()问题探究

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线索:

第一部分(第1节):写。 第二部分(第23节):写

第三部分(第45节)写。 2.重点研读第二部分: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的美景,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用原文回答)

自然景象: 生活情景:

——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研读第三部分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4.体会思想主旨: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创作背景,谈一谈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三、自我检测。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的着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往() 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 四、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①②③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

5.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e29e7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