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2023-01-08 02: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分析》,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现状,教师,分析,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黄砚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8



黄砚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认为:现存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或现状调查;发展途径探究;发展模式建构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这一主题的未来研究趋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57-02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础上开展的,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类似之处在于,研究的初期主要探讨的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在此阶段并未纳入研究者们的视野之中。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专业发展的研究不仅落后于我国教育界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而且落后于对外语教师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

通过对现存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或现状调查。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超过50%以上的人非常关注,但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不满意;大多数教师(84%)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专业发展;58%的教师是为了获取新的教学技能来提高教学质量;但绝大多数(83%)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职称的晋升;47%的教师认为没有进修机会;而教学负担太重也是影响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45%)。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具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愿望,有着比较强烈而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和需求。

2.发展途径探究。一些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分析目前可以检索到的与此相关的文献发现,多数研究者依据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等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核心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过程。行动研究则是大学英语教师用于反思自身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或者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通过对一所大学的观摩教学活动纪实及其后续影响分析,张雁玲等认为,观摩教学对在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借助于提供观摩的平台,教师们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检讨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发展策略或模式研究。研究者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借助现代教学设备,以教研室为依托,“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教学评议,加强同事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现共同成长”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有研究者以“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和三个模式”为题,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


的五个阶段:“从业一开始的摸索阶段;实践阶段;转化与危机阶段;波动后的平静或背离阶段;临退休阶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辅助发展模式:“学徒型发展模式;能力发展模式和反思模式”。

4.外部影响因素分析。除了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发展途径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有研究者关注的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在教师职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学校要: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设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注重英语文化建设,丰富教学活动,革新英语教学形式等。也有人认为,消极学校文化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议建构积极的学校文化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程晓堂等认为,教师职后教育与专业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够强;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等。

二、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近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从“方法”走向了“后方法”,从单学科走向了多学科,国内研究范式也逐步由重法转向了重人,从客体过渡到了主体,从培训走向了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由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引介、评述,转向了本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发展模式建构。研究者们在对欧美国家语言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地位等研究状况引介评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日记、叙事以及个案研究等方式,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生存状况、教学信念、教学行为、职业素养、专业发展需求、专业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力图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构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可以发现,国内引导教师“该如何做及其根据”的方法研究,仍远胜于揭示教师“正如何做及其原因”的案例研究。针对中国文化情境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亟待超越西方二语教学理论的束缚,拓展研究范畴,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多维视角寻找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化特征及对策。西方理论与研究模式如何本土化,从而为我所用,指导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需探索。聚焦课堂教学关键问题,促进大学英语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仍需加强。分析影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的同时,还需关注教师的心灵和精神。

有学者认为,在改革过程中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多采用心理学和认知的模式,忽视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社会因素,提出以学习型社群为理论框架核心,建立一个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型研究理论和分析框架。这又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探讨。文秋芳和任庆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性研究和实施后所提出的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互动发展新模式,必然有助于促进跟其所开展研究情况类似院校的大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但如何让这一模式适用于教学实践者与研究者兼于一身的普通院校的大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或者构建另一种新模式,则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秀梅.地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2008,(3):84-88.

[2]宋咏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102-104.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张雁玲,郭乃照.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25-27.




[5]彭圆.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和三个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1):42-47.

[6]潘高.浅谈学校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角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63-64.

[7]王家全.消极学校文化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以ABC高校外语系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385-387.

作者简介:黄砚(1966.8—)女,汉族,籍贯:四川隆昌,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76aed2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