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境界的提升

2022-05-04 02:09: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境界的提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幸福感,境界,提升,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境界的提升

作者:王海燕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3

要:近年来,幼儿教师群体中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生态危机,影响着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幸福,甚而制约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综合来看,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欠缺的原因主要有职业待遇不高、职业压力过大、职业要求过高及职业疾病严重。作为公办幼儿园管理者,响应国家最新幼儿教育号召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办园实际,认为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欲从转变办学理念,减轻或消除教师生存顾虑,关注儿童全面发展方面展开。 关键词: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幼儿园发展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公共场所,幼儿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幼儿教师工作的开心、幸福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及人们受教育欲望的提升,教师面临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愈演愈烈。作为公办幼儿园管理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谋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维护教师权益,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如火如荼是当务之急。

一、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的生态危机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并非总是正向成长的,其间也有停滞。由于工作对象的幼稚、脆弱、复杂及工作任务的全面、细致和琐碎,幼儿教师承受着超过其他职业的巨大心理压力,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其危害不仅仅是对个体的,而是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为:其一,工作积极性降低。缺乏专业发展进取心,对幼儿缺乏爱心,工作缺乏责任心;其二,生理心理机能失调。如烦躁、抑郁、疲劳感加强、食欲不佳等。其三,态度信仰缺失。[1]四,成就感降低,甚至产生离职想法。可见,认识并消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幼儿教师到达职业幸福的彼岸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之原因探析 1.职业待遇不高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实生活中,人不仅要追求生活意义,也要追求物质利益需要。相比其他职业,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空间扩张性更强。调查显示,幼儿教师每天平均工作10.16个小时,明显超过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然而,超额付出很難获得同等的回报。据粗略了解,当前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月均4000左右,处于一种撑不着、饿不死的状态。[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97ef2a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