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习的一些思考

2022-04-28 23:5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语言学习的一些思考》,欢迎阅读!
语言学习,思考,一些,关于

关于语言学习的一些思考

1,怎样才算掌握了一门外语?

在内容上,可以从词汇和语法去把握.下面单就词汇讨论一下.

词汇,要能够达到正常外国人的水平,基本上平时都遇不到多少不认识的单词.大概正常外国人的词汇量在40000.

想到这里,有些同学不免会觉得沮丧,40000,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假设一天背100,也要足足背一年,而且,随着词汇的不断类积,用于复习的时间也会成倍成倍地增长.似乎单从词汇来看就难比登天了.

但是,40000单词中,并不是每个单词都需要会读,会写,会听,会说.比如说我们的中文,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我们所懂的单词中一定有很多单词是听到时知道意思,但不一定写得出来,或者看到时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却不会读.甚至一些经常在用的单词,其实并不了解它的真正意思.真正能做到听说读写四会的单词,其实在比例上来看并不多.估计大概为一万个左右.剩下的三万个,或者三会”,或者两会甚至一会”.当然,如果你40000单词都全部四会,那可以说明你很强,但是,作为一般人,不需要达到那种程度.

继续想下去,”四会10000词中,也并不是个个都很常出现,出现频率最高的也只有几千词而已.剩下的几千词出现的频率相对来说会小很多,但并不是不出现.再后来的30000,出现的频率更加小.

另外,10000词掌握好了,对后面的30000词学习会很方便.因为后面的30000词也一定不会是个个都独立存在,一定会和前面的词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反过来想,如果这门语言的构词法杂乱无章的话,那么要达到正常人水平所需要的词汇量相对来说会较少.外国人也不是神仙,量大又没规律的词汇他们也掌握不了. 总而言之,词汇的要求就是要懂大量词汇,但只对其中一小部分非常熟练就可以了. 2,外国的小孩子几岁就会说了,相比之下,自已是不是太逊了?



或许有些人也会这样想.诚然,外国的小孩子,生活在自已母语的环境下,很小开始就会说了.似乎自已学了好久都比不上他们.

其实不然,小孩子的语言能力是相对来说较片面的.首先,听说读写四方面中,他们只是听和说比较强.一般儿童要上过学后,读和写才会慢慢提高.直到达到正常成年人水平时,还需要好多年.所以,就算外国人,他们也不是从小就掌握自已的母语,充其量只能算是掌握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再从词汇上来看,小孩子的词汇量很有限,而且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词汇.就算听说再厉害,一遇到超出自已词汇范围的单词,他们也照样会哑口无言.表面上似乎小孩子已经能和大人正常交流.但这种正常交流,一般来说都是建立在大人有意无意地调低了自已谈话时的难度的基础上才能成立的.如果大人动真格,用和同龄人谈话时那样的水平的话,交谈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在说方面,儿童一般说话较没逻辑性,要他们说出一条很短的句子,完全没问题,但要说的句子一长起来,就会显得逻辑有点混乱了.

以上说的词汇量和逻辑性都和儿童的智力发育有关,智力尚未发育完善时,能理解的东西也不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但有趣的是,当儿童的智力不断发育,不断长大时,对自已的母语也会越来越根深蒂固,要学外语也越来越难.相比之下,出生时,大脑是一片空白,在大量的听说中,可以很快接受母语的语法体系.

世界上语言数量众多,很多都有自已的语法体系,不同语法体系之间的人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时,相对来说会较困难.比如说中国人学英语,学日语.而语法体系相似或相同的话,学起来会简单很多.比如说日本人学韩语.

应该很多人都会有自已的家乡方言.从出生开始,最早接触的就是家乡的方言.会讲家乡话后,我们要学普通话,要学粤语等都会很容易.至少会比学外语容易.这是因为大家都是属于同一种中国的语法体系,从一种方言到另一种方言,基本上只要学一下单词是怎么对应的就可以了.

我爸爸是汕尾人,说的是潮汕话,我妈妈妈是韶关人,说的是客家话.从小在家我们都是说潮汕话,后来三岁时全家搬到韶关,于是在外面我都是说客家话,然后上学了又学了普通话,又因为经常看香港的动画片,学会了粤语.也就是说,从小我就会说四种话.当然,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因为这种话都是同一种语法体系,而我又有那种母语环境.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导,只靠看动画片,要我从小就学英语日语我是学不来的,因为他们和中文语法体系不同.

所以,小孩子学说话,除了母语环境,”空白的大脑是一条很重要的条件.因为空白,所以容易接受.长大成人后,因为脑子里已经堆满了对自已母语的印象,认为语言就应该是像自已的母语那样的,所以,这时要学外语相对来说会较困难.,也不能说是成人学外语比小孩子学没优势,成人的优势在于:智力发展健全,能独立思考.所以,成人学外语,就要尽量发挥思考的作用.

另外,虽然外国小孩看似很厉害,听说很熟练,但我们这样评价时,是以一个小孩子的标准去评价的.而我们学外语,


部分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对能力要求较强的事.如果以小孩子的那种语言水平去工作是行不通的,如果用工作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他们也照样不达标,如果要求他们在多少个月内要达到工作的水平,他们同样也会够呛的.

写了这么多,我也并不是想刻意去贬低外国的小孩子,只是想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为作为成人,正在学语言的我们打打气,做人不可以过于自负,但盲目的自卑是对于进步来说也是很大的不利.在学习中,客观的心态很重要. 3,我没去外国,所以学不好外语

在这里再说一下我自已的亲身体验

上面有说到从小我就会说四种话.我们先从在韶关时说起.

在韶关时,我完全是处于客家话的环境中,所以,客家话绝对地道.在家里整天都是说潮汕话,所以我对自已的潮汕话从没怀疑过.可是,后来五年级时全家又搬回汕尾时,和那里的亲戚们交谈,还有后来在那里上学时和同学们交谈,我发现我经常会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现在想起来,主要是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问题.首先,虽然在家天天说潮汕话,但我们只在自已家里说,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渐渐偏离了纯正的潮汕话.而在韶关住了十年,汕尾的一些地道词汇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听到那些词时,我会一头雾水.而在表达方式上,客家话和潮汕话总有一些区别,同一个意思,所用的句式也不同.在韶关住的时候,我们说的潮汕话同时也受了客家话的表达方式的影响.所以,回到汕尾后,对于地道的汕尾人来说,我们说的潮汕话是比较书面.

后来,我一直在汕尾读书,一直生活在潮汕话的环境中,我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渐渐地道了.于是,不久,我真正地掌握了纯正的潮汕话.但由于在那里没有人说韶关的客家话,所以,在汕尾生活的7年中,我的客家话不断地退步,大学时遇到一些韶关的老同学,我很激动地想用客家话跟他们叙旧时,发现交谈很难进行下去.原因是我忘了很多客家话的地道词汇和表达方式.山水轮流转,这次我说的是比较书面的客家话了.不过,我相信只要回去韶关住一段时间,我的客家话又会回复地道.

从小开始看香港的动画片,我自认为粤语已经很地道了.但到了广州上大学时,才发现情况和以前一样,我只会一些较书面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而广州的一些地道形象的词汇和表达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在广州也住了几年了,但粤语水平还是没有进入地道的级别,因为虽然在广州,但同学都是从各地来的,大家交流的语言一般是普通话,所以没有那种可以让我学地道粤语的环境.不过,不懂地道的粤语并不影响在广州工作之类的.因为地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一般只能出现在闲聊中,在正式场合出现就不太妥当了.所以,就算不够地道,但不要涉及到那些词汇的话,也有很多人会认为我是的母语是粤语.

最后是普通话的情况.虽然是国语,但在广东并不太普遍,大家交流的主要语言还是自已的方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所以大家的普通话都不地道(如果以北京的普通话为准的话).当两个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大家都是用不地道的普通话来交流的.所以,同样也没有环境去让我修正成为地道的普通话.我们所讲的普通话,可以说是广东式的普通话,没有儿化音,没有卷舌音,语调也和北京的有差别.但是,这样的普通话同样不影响在广州工作之类的.

从上面的亲身体验,我得到的结论是:在语法体系相同的情况下,在非母语环境中可以学到较书面的方言,虽然尚未地道,但只要去到该方言环境中去生活,要转化为地道也很容易.

对于外语来说,语法体系的不同可以通过对语法的学习来解决,学好了语法,就等于排除了语法体系不同这个干扰因.在了解了语法的情况下,我们在没去过外国的情况下,可以学到比较书面的外语,虽然不够地道,但只要有机会身处该外语的环境中,要转化为地道的外语也并不难.因为之前所学的虽较书面,但我们已经掌握了该语言的本质.地不地道,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

由此看来,就算没机会去外国体验活生生的外语,但在国内也并不是说学不好它.并不是只有地道的外语才是好的外语.地道的外语,使用上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有一定的地域性.地理范围越小,越易有所谓的地道”,范围越大时,”地道的成分也会随之缩水.在国内,我们可以在除了地道以外的各种领域不断提高自已的水平.虽然,或许我们没去过外国,始终还是不完全地道,只要有心,我们的外语综合水平可以超过外国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26208216fc700abb68fc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