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投笔从戎

2022-09-08 17: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典故投笔从戎》,欢迎阅读!
投笔从戎,典故,成语

成语典故投笔从戎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人。公元62年,他哥哥班固被皇上召到京城洛阳做校书郎校勘书籍的官,班超随同母亲也来到洛阳。因为家境贫穷,班超经常替官府抄写文件,赚些钱贴补家用。有一天,他把笔一扔,感叹地说:“大丈夫即使没有别的志气和谋略,也应该学习西汉时的傅介子、张骞为国立功,怎么能把大好时光总耗费在抄抄写写的差使上呢? 公元73年,班超放下笔杆参了军,出征匈奴,立了战功。后来他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汉明帝时,班超又被派遣多次出使西域。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英勇,克服重重困难,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1. 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2. 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3. 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4. 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5. 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6. 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7. 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8. 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9. 如果你现在想投笔从戎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够做到的。

10. 他投笔从戎之际大约以为战争是基督教青年会所组织的九龙远足旅行。 11. 有时候我也想像他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

12. 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13. 投笔从戎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要真正做到还需要考虑三分。 14. 历史上有很多为人都是投笔从戎的,我们孩子啊犹豫什么呢。 15. 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16. 你拿什么和他比,他能够投笔从戎你可以吗? 17. 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


18.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19. 历史上有很多为人都是投笔从戎的,我们孩子啊犹豫什么呢。 20. 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21. 投笔从戎: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22. 投笔从戎的知识青年潘康时,竟将歌词中的“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修改为“大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

23. 随着擂台结束,陈杨两家的下线也开始了行动,将这些少年破除陈规,勇赴边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远投笔从戎、祖逖中流击楫。 24. 你拿什么和他比,他能够投笔从戎你可以吗?

25. 有时候我也想像他一样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但是我做不到。 26. 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27. 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63a754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