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登多景楼》原文解析及答案

2022-08-02 08: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念奴娇 登多景楼》原文解析及答案》,欢迎阅读!
念奴娇,原文,解析,答案,楼》

《念奴娇 登多景楼》原文解析及答案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陈亮

危楼远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莲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释】

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南宋统治者中弥漫着一种以长江为界,南疆北界的谬论,放弃北伐,以求苟安。

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

③小儿破贼:东晋时期,谢安率军与氏族人苻坚作战,谢安回答友人的询问时说:小儿大破贼 【翻译】

居高楼上四处眺望,深感如此地势的情意,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


会长江天险象鬼神设施,竟被糊里糊涂地看作,划分南北的天然疆界。一条江水横奔 纵陈,峥嵘的山岗环绕三面,都做出争夺雄奇、进取中原的姿势。六朝统治者干了些什么事只依靠天然的险阻作为一时苟安的自私之计。

可笑东晋的权贵王导、谢安众人,居然登上高楼眺望边远,也装模作样学爱国的英雄洒泪挥涕。凭借着这有利的江山,却不去收复黄河、洛水一带地区,让敌人血腥 蹂躏得无边无际。当前形势很好,正该北进长驱,不必再回头反顾,应该效法祖逖中流击楫发誓,谢玄在淝水大破秦贼,胜利的局势已经形成,用不着再问强敌是否相对! 【赏析】

词人用战略家的眼光指点江山,审视历史,破长江乃天限南北的旧说,发京口可争雄中原的宏论,嗟六朝只经营门户之私计,笑庸人空仿效英雄之挥涕,进而大声疾呼,鼓吹北伐。全篇高屋建瓴,势不可当,颇有战国纵横家之气。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水三句,指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但是,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只图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下片抨击空论清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象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阅读训练】


1、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分)

2、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解答】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2【解答】词人①借只成门户私计明言六朝实际上是暗指当今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戳穿了南疆北的欺骗性;②又借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之故事,讥讽了当朝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国难当头之际,既不敢抵抗入侵之敌,又要假惺惺地扮作英雄流涕的爱国志士的模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74e5b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