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文献综述

2022-03-19 16:3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柳永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柳永,综述,文献

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名称: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

系(二级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1 姓名:王秋蕊 指导教师:宫红英

前言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柳永市井词的分析,来进一步探析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柳永对我国词坛具有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尤其是他笔下市井生活、市民情调的表现更是成为柳永词作的独特一隅。因此,近年来,有关柳永作品中市井生活的研究的文章不断出现。但是大部分作品主要着眼于柳永作品的分类以及词作反映出的市井文化,很少是从作品出发,探究作品产生的原因以及反映的人们审美观念转变的。而本文主要是从这方面入手,研究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柳永笔下市井生活的分类,二是市井生活作品产生的原因,三是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反映了市民们审美观念的转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本论文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大多是近十几年范围以内的,目的在于了解有关柳永词作研究情况的现状,以给予本论文充分的理论依据。参考的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各大学的学术期刊和图书馆收藏的学术性论著。查阅的重点主要是涉及论文中词作分析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目的在于能够为写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相关理论支撑。

正文

由于文献内容过多,种类过于繁杂,现将其按照论文中的论点需要进行整理如下:

一是有关柳永作品赏析的材料

主要有2002年胡春玲发表在《殷都学刊》上的《词的都市化——论柳永城市词》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对柳永的词作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探讨了柳永城市词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征,对柳永笔下市井生活的分类给予了充分的说明。2005年欧阳勤发表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的《都市风情入词来》分析了北宋的城市风貌、民俗节日等,这对于写作本论文,理解柳永笔下市井词的描写对象,分析他的词中市井生活具有一定帮助。2010年罗艳君发表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上的《柳永词中的市井色彩》一文中,介绍了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市井生活图画,反映了青楼女子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市井色彩,这就为分析柳永作品中歌妓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2012年谢桃坊的《柳永词选评》,这本作品中选取了柳永最具代表性的68篇词作,作者对柳永市井词包括故乡之词、京华之词、宦游之


词等进行了充分地评析。2012年刘云霞、甘鹏飞发表在《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上的《论宋词于汴京文化——以柳永为例》,其中涉及了柳永十年的汴京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的大量描写时令节序、展现民俗民情的词作。元宵节、清明节“时节相次,各有观赏”,充分展现了北宋都城的真实的都市风情,为探究其民俗节日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是有关柳永笔下市井生活作品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2008年明智的《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分析了柳永的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和悲剧的成因,这就为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柳永笔下市井生活作品产生的主观原因提供了借鉴,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柳永的人生经历。脱脱的《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典章制度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宋代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它大致包括店铺酒楼、城内的街巷坊市,当时东京的汉族民风习俗、时令节日、歌舞百戏等等,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繁荣富裕的经济。这些就为研究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作品产生的原因提供了权威的资料。2007年田苗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北宋城市发展与柳永词创作关系初探》,对北宋时期城市发展状况做了一定描写,同时也写出了城市的新发展对柳永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上这些文献资料支持了我能够从主客观角度进行原因的阐释。

三是有关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反映的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主要有2009年陈琴的《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浅析柳永词市民化语言》中涉及到市民化语言是柳词的一大特色,柳永词通俗流利——将俚俗语言入词,极富韵律美和节奏感,所以更能吸引市民大众的眼光。2009年薛莲的再论柳永词的“俗”》分析了柳永“俗词”的创作与其个人境遇以及与北宋前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对柳词的“俗”与“雅”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些作品对柳词所反映的“俗”文化给予了肯定,也就为本论文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012邹华、王晓蓉的《风尘中的真善美——论柳永的歌妓词》介绍了柳词中歌妓的柔美与刚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柳永进步的女性观以及他对女性的人文关怀。2012年裴军《柳永词的市民意识浅探》分析了柳永创作慢词过程中,插入了市井口语和俚语,表现了柳永注意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将日渐“雅”化的词又一次推向了“俗”化,还原其通俗面貌,具有鲜明的市民意蕴。这些都为本论文研究柳永词作反映了市民审美观念的转变给予了一定借鉴。

结论

通过以上论文、学术著作的研读,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和指导,包括柳永词作的解析,其作品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及柳永作品反映出来的市井文化。前人对柳永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查找收集资


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柳永笔下市井生活反映出的审美观念的转变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柳永笔下市井生活进行分类,然后分析这类作品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柳永作品中的市井生活反映了市民大众审美观念发生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对“韵”的崇尚和追求,二是在文化上,推崇“俗”文化,旨在为以后对柳永思想创作的研究和多角度理解柳永的作品有所裨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852526f121dd36a22d82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